山堂小憩引遐思,论世端宜尚友兹。
漫惜梅花开未盛,看梅恰合是斯时。
山堂小憩引遐思,论世端宜尚友兹。
漫惜梅花开未盛,看梅恰合是斯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平山堂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山堂小憩引遐思”,描绘了诗人于山堂中短暂休憩的情景,一个“遐”字,不仅展现了环境的宁静深远,也暗示了诗人思绪的悠远。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通过小憩,让心灵得以暂时的宁静与放松。
次句“论世端宜尚友兹”,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这里的“尚友”并非指实际的朋友,而是借以表达对历史人物或思想的仰慕与探讨。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古人对话,思考世间变迁,显得尤为适宜。这既是对过往智慧的致敬,也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反思。
接着,“漫惜梅花开未盛”,诗人对梅花的惋惜之情跃然纸上。梅花虽未完全盛开,但其含苞待放的姿态,却别有一番韵味。这种对不完美之美的欣赏,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最后,“看梅恰合是斯时”,诗人认为此时此刻观赏梅花最为合适。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更是对人生时机的感悟。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就如同在梅花盛开之时赏梅,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美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入仕不为宰,无异面墙壁。
如何今世人,指作富贵厄。
区区为身谋,反谓第一策。
皇皇百里民,谁为访休戚。
澡身有至理,面垢吾能索。
负北肤所受,非人孰湔涤。
诗人有良玉,犹藉他山石。
况复吾所师,且喜得亲炙。
误身利名场,无异一釜甑。
置之水炎间,谬以力取胜。
人生具天则,发见亦有证。
如水行地中,投隙即流迸。
但恐人欲纵,勃若一民横。
志师傥自强,万虑当退听。
谁能学禅伯,绝物以求定。
吾闻至人言,当识动中静。
万变不可齐,一念终难正。
口耳固在我,视听复谁令。
须从事上学,宁有物外性。
能用使太平,不用我何病。
斯言闻亦多,究竟终未莹。
从今三爇香,愿以公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