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望》
《秋望》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蝶戏犹馀蕊,蝉吟已怯枝。

乾坤入汉日,霜露望乡时。

屈子偏生楚,王通不负隋。

晚风江更苦,莫上岘山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秋望》,通过对秋日蝶舞蝉鸣的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与时光流转的自然景象。"蝶戏犹馀蕊"写出了秋日蝴蝶仍在花间嬉戏,尚未完全离去,而"蝉吟已怯枝"则暗示蝉声渐弱,秋意渐浓。接下来,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乾坤入汉日"描绘出秋日斜阳映照下的广阔天地,"霜露望乡时"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人借屈原和王通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寄寓个人情感。屈子在楚国的命运象征着诗人的孤寂与不遇,而王通不忘隋朝的忠诚则暗示了诗人对前朝的怀念和对自己坚守节操的期许。最后,"晚风江更苦,莫上岘山祠"以江边晚风的凄苦和劝诫不要登临岘山祠(可能指代某种哀思之地)收束全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借古抒怀的秋日怀想之作。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九

道学倡东南,维潮亦兴起。

卓哉郑与郭,学为晦翁喜。

题诗飞泉岭,想见侍杖履。

晦翁生南度,志锐雪国耻。

登朝曾几日,侃侃论国是。

斯岂腐儒能,何乃丛众毁?

宋亡于道学,妄者尚集矢。

安知翁之徒,磊落多国士。

斥逐未能用,炎精乃不祀。

统在道自尊,人心终不死。

鸣泉落汉声,至今震里耳。

平生愧失学,用晦契微旨。

何当搆拙窝,吾从子朱子。

(0)

王姑庵绝句十六首·其三

芳心飘泊总思明,日曜亲书作法名。

帝牒不如僧牒永,女墙残照下钟声。

(0)

仲春偕诸子游瀚溪有感而作

城东散步去,良伴来相追。

笑谈忘路远,足力亦不疲。

草花不知名,红白开陆离。

前山如螺鬟,时于树里窥。

虽无风浴欢,游眺心自怡。

俯盼瀚溪中,石见何累累?

上天久不雨,泉眼涸经时。

西畴春事动,播种不可迟。

戴胜空催耕,无水将何为!

吾闻大乌溪,叹乾亦如斯。

枯鱼泣向天,老农皆涕洟。

洪流且犹尔,馀川从可知。

嗟嗟上帝心,临下何不慈?

方今国赋重,民无馀三资。

昨年遭蝗炎,禾死靡孑遗。

今春又苦旱,粒食岂可期!

谁能诛旱魃,火速召雨师。

沛然下膏泽,莫使民啼饥。

(0)

寿吕缦翁四首·其四

著书门户映花关,海屋筹添鬓已斑。

长共灵光留鲁国,肯抛芝草出商颜。

久叻世好葭莩末,曾接清尘杖履间。

今日登堂逢览揆,为君杯酒赋南山。

(0)

游仙诗二首·其二

瑶池非人世,户牖生云霞。

中有两玉女,颜色如桃花。

赠我一丸药,五色有光华。

饵药脱尘网,纵情在幽遐。

朝登阆风顶,暮至云娥家。

赤足踏天门,只手回日车。

俯望八纮内,蛮触纷喧哗。

长啸吸沆瀣,要使寿无涯。

(0)

赠郑进道

白发蒙茸已满颠,风流不惜杖头钱。

浮生尽说黄金好,不与人间买少年。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