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吕缦翁四首·其四》
《寿吕缦翁四首·其四》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著书门户映花关,海屋筹添鬓已斑。

长共灵光留鲁国,肯抛芝草出商颜。

久叻世好葭莩末,曾接清尘杖履间。

今日登堂逢览揆,为君杯酒赋南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林朝崧为祝贺吕缦翁所作,以寿联的形式表达敬意。首句“著书门户映花关”,描绘了吕氏书香门第的景象,门户之外繁花似锦,寓含学问与生活的美好。次句“海屋筹添鬓已斑”则通过比喻,赞美吕氏年事已高但仍致力于著述,白发如海屋筹,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第三句“长共灵光留鲁国”,“灵光”常指儒家经典,暗示吕氏对儒家学说的坚守和贡献,如同鲁国儒家文化的传承者。第四句“肯抛芝草出商颜”,“芝草”象征高洁,而“商颜”可能暗指吕氏从商的经历,表达了他放弃世俗功利,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第五句“久历世好葭莩末”,“葭莩”原指芦苇中的薄膜,这里喻指吕氏经历世事沧桑,但依然坚韧如初。最后一句“曾接清尘杖履间”,“清尘”指高人雅士,表达诗人对吕氏品格的敬仰,他曾有幸与吕氏交往,深受其影响。

结尾“今日登堂逢览揆,为君杯酒赋南山”,诗人以登堂拜见吕氏并举杯祝寿的方式,表达对他的尊崇和祝福,同时借“南山”之典故,寓意长寿和吉祥。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吕缦翁的学问、品格和人生经历,充满了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九十四

凤凰台畔,玉几峰前。筑著磕著,夙世生冤。

(0)

圜悟赞

坐底是谁,立底是谁。两枚漆桶,一种无知。

非惟咈诟啒㖀,恣意凤林吒之。

坏尽东山穷活计,都因这汉两爷儿。

(0)

释迦出山相赞

入山去,何所图。出山来,胡为乎。

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九九

湛存不浑,灵明不昏。派分河汉底,流决昆崙源。

见闻了成一相,影响应空六根。

体本真如,能来生灭之界。

用随生灭,却入真如之门。

丛林参饱三条篾,云梦等闲八九吞。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八四

老身且懒,居然从简。白雪覆颠,乌华乱眼。

心光传祖灯,手段破家产。

到不到赵州吃茶,回不回睦州担板。

借问诸人识也无,青山骨秀闲云散。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八十四

身里出门,门里出身。白云能作客,明月解随人。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