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
世上争先从尽汝,人间斗在不如吾。
竿头已到应难久,局势虽迟未必输。
不见山苗与林叶,迎春先绿亦先枯。
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
世上争先从尽汝,人间斗在不如吾。
竿头已到应难久,局势虽迟未必输。
不见山苗与林叶,迎春先绿亦先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代梦得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朋友或同辈中人变化、竞争以及个人立场坚持的一种情感抒发。
"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 这两句描绘了时光流转之下,人事变迁的现实。诗人提到“变化”指的是朋友或同辈中人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可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地位或者是因为环境的压力所致;而“三分贵”则表明在这变化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变得更加尊贵和显赫。接着,“同辈凋零太半无”则是一种悲观的态度,认为大多数人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凋零,剩下的可能已经不多。
"世上争先从尽汝,人间斗在不如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竞争现象的看法。他观察到世人都在争取先机,而这种争夺仿佛无休止;但他自己则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愿意加入这无谓的斗争,认为与其它人的比较之中,他是独一无二的。
"竿头已到应难久,局势虽迟未必输。"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乐观。他用“竿头”比喻时间的推移,虽然外界可能认为他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但他相信即使形势不利,也不一定会失败。
最后,“不见山苗与林叶,迎春先绿亦先枯。”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来隐喻人生。诗人没有看到山间的幼苗或树林中新生的叶子,这可能意味着他对外界的变化和发展缺乏观察,也可能是他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脱节。即使迎接春天,先绿的植物最终也会枯萎,这是一种对生长、变化以及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坚守自我。他既观察到了世间的无常,也表达了面对这些变迁时保持自己的坚定立场。
人生难得真生日,正使百年才遇一。
我今客里值斯时,况复主人相款密。
连宵举酒为我寿,满眼鸡豚破梨栗。
寿笺投赠盛宾友,寿觞拜舞罗弟侄。
假今家居那有此,米盐纷纠费爬栉。
去年闽山收弟骨,日夜悲啼吟蟋蟀。
岁晚方能负骨归,此愿已偿甘似蜜。
平生苦遭儿女累,十年求解如沐漆。
今年二子各成婚,坐看明年婚嫁毕。
云边太史相邂逅,许我行年七十七。
盖棺以前日一诗,万首犹堪剑南匹。
未知先生竟肯否,不肯便问天公乞。
朔风吹沙淮浪白,二十四桥沉冷月。
颠雷夜半撼芜城,雪萼琼丝破空碧。
金瓶岁岁献君王,玉罂泛酒莲花香。
明光殿闭沙漠远,人自无情花断肠。
落蕊飞天识天路,何如拔树飞升去。
唐昌游女再归来,城中只卖琼花露。
江南俘客吟如叫,想像裁词不成调。
天宫夜宴按霓裳,玉女擎花紫皇笑。
余赏其言,为赋寒泉溅雪,有环佩隐隐,飞度霜月。
易水风寒,壮士悲歌,关山万里离别。
杨花浩荡晴空转,又化作、云鸿霜鹘。
耿石壕,夜久无言寂历,如闻幽咽。
云谷山人老矣,江空又岁晚,相对愁绝。
玉立长身,自是胎仙,舞我黄庭三叠。
人间只惯丁当字,妙处在、一声清拙。
待明朝、试拂菱花,老我一簪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