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子光成长,能文粗足观。
预思渠辈事,遥当太平看。
乱后乾坤窄,愁牵日月宽。
不知村路里,何以慰荒寒。
两子光成长,能文粗足观。
预思渠辈事,遥当太平看。
乱后乾坤窄,愁牵日月宽。
不知村路里,何以慰荒寒。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吕留良所作的《过仲兄村居(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两位侄子的赞赏,认为他们才华横溢,文章足以观瞻。他预想他们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以文才应对世事,期待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
然而,现实中的乱世让诗人感到天地狭窄,愁绪如日月般漫长。他担忧战乱后的乡村生活艰难,不知如何才能在村路上找到慰藉,驱散那份荒寒与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后辈的期许,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心境的感慨。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北方有事南方惊,大府失职请募兵。
穿窬踊跃乞丐笑,慷慨争赋从军行。
百日筑一堡,千日成一营。
鼛鼓不须促,此间殊太平。
白昼攫金索醉饱,道逢红袖争调情。
小民不知虏骑侵犯作何状,但见满地貔虎形狰狞。
告之天子天子不得闻,将军奇计邀恩纶。
告之将军,将军逍遥河上不见人。
脧削千军肥一身,即使见之不敢嗔。
似言此辈为尔护田里,琐琐淫黥安足论。
养狸守鸭饲以鸭,引虎驱狼虎出柙。
反因外寇召内忧,只有军威无国法。
屠沽封侯亦有人,执此求材材已狭。
何况不谙步伐谙焚劫,扰民则勇闻敌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