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蟆蚀月,泣献磔蟆诗。
却效玉川子,仍曾是退之。
不甘蟆蚀月,泣献磔蟆诗。
却效玉川子,仍曾是退之。
这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两曜二首·其二·月》。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对于光阴变化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
"不甘蟆蚀月,泣献磔蟆诗。"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像明亮的月光一样照耀后世。这其中蕴含着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不甘平庸的心境。
"却效玉川子,仍曾是退之。"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前代文豪的崇敬与学习之心,意在通过模仿前人的风格来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在这里,“玉川子”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而“退之”则是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古典文化的尊崇和个人的文学追求。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远、超脱的情怀,同时也透露着诗人对于个人才华和文学成就的渴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展现。
东坡得怪石,远寄僧供佛。
我石乃不然,作我斋中物。
我有古铜槃,俗事久相屈。
以石贮其中,载挹泉滭沸。
朱碧照清波,古色一何蔚。
吾斋本幽贞,复此为除祓。
弄丸思古人,敢谓能髣髴。
白日生高寒,长夏破烦郁。
我心非佛心,万事惟四勿。
水止石无为,匀圆亦强倔。
歌罢一掀髯,南风正披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