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天衢浩浩风,此身真是一枯蓬。
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
累尽神仙端可致,心虚造化欲无功。
金丹定解幽人意,散作山椒百炬红。
九万天衢浩浩风,此身真是一枯蓬。
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
累尽神仙端可致,心虚造化欲无功。
金丹定解幽人意,散作山椒百炬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宿于上清宫时的景象和心境。首句“九万天衢浩浩风”以壮阔的天空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上清宫所在之地的高远与神秘。诗人自比为“一枯蓬”,表达了漂泊不定、孤寂无依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写诗人漫步宫中,采摘着仿佛具有仙灵之气的蔬菜,通过阁道攀登,仿佛升入半空,流露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累尽神仙端可致,心虚造化欲无功”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成仙的执着,即使付出极大的努力,似乎也无法达到理想中的境界,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造化的深不可测。
最后两句,“金丹定解幽人意,散作山椒百炬红”,以金丹象征道教修炼的成果,寓意着即使无法真正长生不老,但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寄托能像山椒燃烧的火焰一样,照亮诗人的心灵,带来温暖和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上清宫的环境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沉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昔年居罗浮,长与群仙游。
蝴蝶如车轮,飞上大石楼。
五彩映朝日,跨之恣优悠。
几度访云母,逍遥过丹丘。
不见何仙姑,使我生离忧。
今春入增城,驻棹相水头。
仙姑故居在,林木生清幽。
披帏一长揖,踌蹰重迟留。
如登姑射山,绰约莫可俦。
孤鸟卓卓,回翔自天。念无俦侣,畏听鸣弦。
托婚鸡鹜,饮啄为缘。一啄尚可,数啄争先。
呼出主人,逐之野田。幸乘长风,高举翩翩。
朝鸣扶桑,夕宿华巅。凤凰为群,鹏鹄参联。
俯视鸡鹜,肥且烹煎。欲衔之去,尽尔天年。
见我长颈,谓复垂涎。登栖入笼,恣饱嚇然。
主人望我,羽翼加前。鸣中律吕,毛中周旋。
愿借歌舞,享尔甘鲜。为谢主人,好生为贤。
念为黄雀,代尔衔环。
奇姿开露井,仙品说螃螗。
何悟闽山上,逢兹世外芳。
离离垂玉露,灼灼艳朝阳。
汉殿三千阅,扶桑五万长。
紫文悬玉绶,绛蕊杂丹床。
遗核传东海,冰盘出上方。
武陵津乍入,瑶岛宴初张。
若问成溪事,公门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