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虎丘涵剑光,游人千古吊贞娘。
又闻钱塘苏小小,客过唏嘘怜春草。
如兹二妇何足奇,不朽曾不让须眉。
何况云黯燕台月,折玉埋香悼三烈。
三生石上旧因缘,矢志长斋绣佛前。
千回万劫祗一死,共视微躯薄如纸。
为子死孝臣死忠,三心皎皎将毋同。
绝命词成不返顾,倏然遂隔泉壤路。
广柳萧萧易水寒,胥涛日夜撼江干。
楚有兰兮湘有竹,疑化鸳湖满溪绿。
而今行道指丰碑,风雨酸辛猿鸟悲。
试看辽东归来鹤,惜哉九原不可作。
我闻虎丘涵剑光,游人千古吊贞娘。
又闻钱塘苏小小,客过唏嘘怜春草。
如兹二妇何足奇,不朽曾不让须眉。
何况云黯燕台月,折玉埋香悼三烈。
三生石上旧因缘,矢志长斋绣佛前。
千回万劫祗一死,共视微躯薄如纸。
为子死孝臣死忠,三心皎皎将毋同。
绝命词成不返顾,倏然遂隔泉壤路。
广柳萧萧易水寒,胥涛日夜撼江干。
楚有兰兮湘有竹,疑化鸳湖满溪绿。
而今行道指丰碑,风雨酸辛猿鸟悲。
试看辽东归来鹤,惜哉九原不可作。
此诗《寄挽嘉禾三烈》由清代诗人朱中楣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上的三位女性——贞娘、苏小小以及嘉禾三烈,展现了对她们英勇事迹的敬仰与哀思。诗中不仅赞美了贞娘和苏小小的传奇故事,更着重于歌颂嘉禾三烈的壮举,强调了女性在历史中的不朽贡献。
首句“我闻虎丘涵剑光”引出贞娘的故事,虎丘山下剑光闪烁,象征着贞娘的忠诚与勇敢。接着提到苏小小的故事,“又闻钱塘苏小小”,钱塘江畔的春草,象征着苏小小被后人怀念的情感。
“如兹二妇何足奇,不朽曾不让须眉。”这两句表达了对贞娘和苏小小事迹的赞赏,认为她们的成就不亚于男性英雄。接下来的“云黯燕台月,折玉埋香悼三烈”则转向对嘉禾三烈的哀悼,燕台月色暗淡,象征着对她们牺牲的哀痛。
“三生石上旧因缘,矢志长斋绣佛前。”描述了嘉禾三烈誓死坚守信仰的情景,即使在死后,她们的誓言仍能感动神佛。接着“千回万劫祗一死,共视微躯薄如纸。”强调了她们为了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勇气。
“为子死孝臣死忠,三心皎皎将毋同。”赞扬了嘉禾三烈作为母亲、子女、臣子的忠诚与牺牲精神。“绝命词成不返顾,倏然遂隔泉壤路。”描述了她们在临终前写下遗言,毅然决然地走向死亡。
“广柳萧萧易水寒,胥涛日夜撼江干。”以易水和江干的景象,象征着对嘉禾三烈牺牲的哀悼之情。“楚有兰兮湘有竹,疑化鸳湖满溪绿。”运用楚地兰花和湘地翠竹的意象,表达了对嘉禾三烈精神的传承与怀念。
最后,“而今行道指丰碑,风雨酸辛猿鸟悲。”指出后人在嘉禾三烈的丰碑前哀悼,风雨中充满了酸楚与哀伤。“试看辽东归来鹤,惜哉九原不可作。”以辽东鹤归的传说,表达了对逝去英雄无法再活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女性英雄主义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一雨天气清,暑事亮未酷。
烦嚣念萧散,兹晨正休沐。
篮舆试经行,胜槩入遐瞩。
纡馀缘清溪,窈窕得幽谷。
一岩四壁净,千仞落飞瀑。
雷霆鞭蛰户,风雨撼林麓。
光寒白虹下,势剧天河覆。
缤纷曜冰雪,激射碎珠玉。
危亭著佳处,尽日看不足。
澒洞开心胸,眩晃新耳目。
龙脐更奇事,滴滴挂崖腹。
人言七年旱,不减此一掬。
天壤富瑰怪,名字有显伏。
冉溪逢子厚,酿泉须永叔。
摩挲苍苔碑,徒倚古寺竹。
微吟忽忘归,俗驾不可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