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风云此际多,山中日月竟如何。
争传鸣凤巢阿阁,又见飞鸿出罻罗。
宣室鬼神思贾谊,中原将帅用廉颇。
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天上风云此际多,山中日月竟如何。
争传鸣凤巢阿阁,又见飞鸿出罻罗。
宣室鬼神思贾谊,中原将帅用廉颇。
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这首诗名为《春兴(其八)》,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天上风云此际多”,以天空的风云变幻暗喻世事的无常,展现出诗人对当下的观察和思考。接着,“山中日月竟如何”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转,暗示人生短暂,山中日月虽静,却难以把握其真实面貌。
“争传鸣凤巢阿阁,又见飞鸿出罻罗”两句,运用凤凰和鸿雁的意象,象征贤才被压抑或逃脱困境,寓意人才的流动和政治局势的变化。诗人借贾谊和廉颇的历史典故,寄寓自己怀才不遇、期待被重用的心情。
“宣室鬼神思贾谊”一句,借汉文帝召见贾谊于宣室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能得到君主的重视和起用。然而,“中原将帅用廉颇”又暗示了现实中的困境,即使有如廉颇这样的勇猛将领,也未必能得施展。
最后两句“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难以再有出仕的机会,只能选择沉醉于诗酒之中,过上隐逸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杨慎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见解。
造物困豪杰,意将使有为。
功名未足言,或作出世资。
姚公勇冠军,百战起西陲。
天方覆中原,殆非一木支。
脱身五十年,世人识公谁?
但惊山泽间,有此熊豹姿。
我亦志方外,白头未逢师。
年来幸废放,傥遂与世辞。
从公游五岳,稽首餐灵芝,金骨换绿髓,欻然松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