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琼宜墨世间稀,合与韩公属好辞。
若是只教誇染翰,献之难受属羲之。
紫琼宜墨世间稀,合与韩公属好辞。
若是只教誇染翰,献之难受属羲之。
这首诗名为《端砚六绝(其三)》,作者是宋代的陈宓。诗中以端砚为题材,赞叹其质地如紫色美玉般珍贵,适合用来磨墨,世间罕见。诗人将其与唐代文人韩愈相提并论,暗示其具有高雅的文化内涵,认为这样的砚台应该被赋予优美的辞章。接着,诗人进一步发挥想象,如果端砚仅用于夸耀书法技艺,那么它可能无法匹配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的风范。通过这样的对比,陈宓表达了对端砚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
越王楼畔彬禅客,为法南游蚤出关。
曾驾铁船冲巨浪,又携锡杖过他山。
梦回故国非无侣,身比孤云只独閒。
君到诸方如问我,年来多病鬓毛斑。
堂上弦歌吏早休,三年官舍冷于秋。
诸公极力争推挽,野老何知欲借留。
去矣青云皆坦路,归欤明月只扁舟。
都城故旧如相问,草满空山自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