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惜此光景,古贤亦曾经。
不知何修为,遂尔臻大成。
我也徒浮生,世辙殊未更。
多君幸兹遘,谈论披径庭。
君过九疑路,南薰琴再鸣。
逸响递樵云,慰我居山情。
惜惜此光景,古贤亦曾经。
不知何修为,遂尔臻大成。
我也徒浮生,世辙殊未更。
多君幸兹遘,谈论披径庭。
君过九疑路,南薰琴再鸣。
逸响递樵云,慰我居山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古代贤者的敬仰。诗人自问如何才能达到他们的成就,感叹自己的生活尚且平凡,未曾经历太多。然而,他遇到了方棠陵,两人交谈深入,观点迥异,却也相得益彰。方棠陵即将踏上前往九嶷山的旅程,那里的南薰琴声再次响起,琴声悠扬,仿佛在回应着诗人隐居山林的情感。诗中的“逸响递樵云”描绘了琴声与山间云雾交织的美妙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话和旅行的场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火花,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它不仅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蕴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何处陪游胜,龙兴古观时。
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
远继周南美,弥旌拱北思。
雄方垂朴略,后辈仰箴规。
对坐茵花暖,偕行藓阵隳。
僧绦初学结,朝服久慵披。
到处琴棋傍,登楼笔砚随。
论禅忘视听,谭老极希夷。
照日江光远,遮轩桧影欹。
触鞋松子响,窥立鹤雏痴。
始贵茶巡爽,终怜酒散迟。
放怀还把杖,憩石或支颐。
眺远凝清眄,吟高动白髭。
风鹏心不小,蒿雀志徒卑。
顾我专无作,于身忘有为。
叨因五字解,每忝重言期。
舍此应休也,何人更赏之。
淹留仙境晚,回骑雪风吹。
讲终斋磬罢,何处称真心。
古寺高杉下,炎天独院深。
燕和江鸟语,墙夺暮花阴。
大府多才子,闲过在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