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侧枯杨卧玉龙,卸残鳞甲趁天风。
明年更作垂垂绿,会率莺花入汉宫。
岸侧枯杨卧玉龙,卸残鳞甲趁天风。
明年更作垂垂绿,会率莺花入汉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的静谧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岸侧枯杨卧玉龙",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副冬日河岸之景,枯杨之下仿佛有巨龙沉睡,显得异常雄伟。"卸残鳞甲趁天风"则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飘飞的姿态,如同残留的鱼鳞被风吹动。
接着,诗人跨越时空,展望到"明年更作垂垂绿",这里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对春天到来时自然复苏的期待,以及对生命力和希望的歌颂。最后一句"会率莺花入汉宫"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是一位官员,对于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再次踏入繁华的朝堂,参与国事,或许还能赏玩到美丽的莺花,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长啸向南纪,悽怆填我怀。
九原不可作,世路轻尘埃。
不见元礼风,空闻谪仙才。
子云未窥书,胸中已兼该。
早立苍螭头,晚候花砖阶。
近和金銮赋,远题凤凰台。
豫樟未为栋,山岳徒生材。
飞兔不近驾,宇宙令人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