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挑灯杖》
《挑灯杖》全文
明 / 王佐(汝学)   形式: 古风

离明坎则止,出处契易理。

焦头与烂额,论功当上客。

有时扶光上宾筵,能作高堂不夜天。

有时扶光向书案,能照士子三万卷。

夫何功成事了漏迟迟,主人渴睡不复知。

便同草芥委尘泥,虽有寸劳谁念之。

人生不遇亦如此,顾惟主人何如耳。

(0)
鉴赏

此诗《挑灯杖》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对人生际遇和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

首句“离明坎则止,出处契易理”,以“离明坎”象征人生的起伏变化,暗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处世行事要符合易经的哲学思想。接着,“焦头与烂额,论功当上客”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艰辛,即便最终功成名就,也难免身心俱疲。

“有时扶光上宾筵,能作高堂不夜天。有时扶光向书案,能照士子三万卷。”这两句通过“扶光”的形象,比喻在不同情境下,功名所带来的不同影响:或为宴会增添光彩,或为读书人照亮知识的海洋。然而,“夫何功成事了漏迟迟,主人渴睡不复知”,指出功名的获得往往伴随着漫长的等待和辛劳,而主人(即成功者)却可能因满足或疲惫而忽视了过程中的艰辛。

最后,“便同草芥委尘泥,虽有寸劳谁念之。人生不遇亦如此,顾惟主人何如耳”四句,表达了对功名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即使功成名就,也终将归于尘土,而那些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努力,往往被人们遗忘。诗人以此提醒世人,人生的价值不应仅局限于外在的成就,而应关注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深刻揭示了功名与人生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王佐(汝学)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白鸠

奇毛远致自南交,异物何须论九苞。

霁后有声来屋角,月中无影立梅梢。

曾为汤瑞同丹鸟,不入周诗乱鹊巢。

宿世鹰扬心尚在,白旄黄发未全抛。

(0)

五六七言绝句为朱竹垞题小影三首·其一

识君三十前,貌比今时好。

独有千古心,不共流年老。

(0)

送王蒲衣采诗惠湖

树树熟离支,殊非远别时。

新蝉湘子庙,初日海王祠。

路记双江合,文犹八代衰。

时无采风使,草野亦陈诗。

(0)

走笔送袁士旦归江南兼怀魏凝叔和公杨长苍二首·其一

积雨日未已,客中怀可知。

如何相见地,即咏送行诗。

半月赵佗国,三秋文献祠。

好游年少事,搔首鬓如丝。

(0)

送淩天杓归金陵

前年相识花正飞,今年花下送君归。

珊瑚洲北一挥手,落花如泪沾人衣。

看君长身美如玉,上马顾盼何光辉。

酒间意气横海岳,笔下错落生珠玑。

旧京虎踞龙盘地,往事苍茫足长欷。

秦皇枉用厌陵金,刘生早识兴王气。

前辈风流安可期,羡君归去卧茅茨。

停梭窦妇机初下,奉母潘郎鬓未丝。

东山行乐无时节,南海追游暂应阔。

寄余浩荡千载心,挂向秦淮满船月。

(0)

晚饮湛用喈双峰阁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秋月已向尽,篱花黄几枝。

北风昨夜吹木叶,一一飞度楼南池。

登楼旷望见千里,廓落天围净无滓。

海色为霞树外明,双峰如黛空中起。

龙鳞相比万室开,中有甲第排云雷。

君家尚书明绝学,自堰长江筑钓台。

闻孙复得任公子,手探骊珠来赤水。

再献君门虽未售,南琛何患无知己。

塞鸿摇曳向南声,行子迢迢更北征。

居人次第起相饯,青衣十五调鸣筝。

饮君酒,送君行。

中路秦淮雪正霁,到日长安花始明。

长安虽乐未西笑,因忆程生最同调。

风雅曾深海上期,声华早擅中原妙。

别来五载音问稀,芙蓉阙下振朝衣。

凭君为寄长相念,便理云翰追逐飞。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