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栏常浸桐阴冷,煮茗犹呈玉邑寒。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觌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庭院中的静谧与清冷之美。
首句“覆栏常浸桐阴冷”,以“覆栏”描绘了庭院中栏杆覆盖的景象,而“桐阴冷”则通过“桐”这一意象,巧妙地将秋季的凉爽与梧桐树的浓荫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清冷氛围。这里的“浸”字用得恰到好处,仿佛是秋风将桐树的阴影轻轻浸染在栏杆之上,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和层次感。
次句“煮茗犹呈玉邑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冷之感。通过“煮茗”这一日常生活的场景,诗人巧妙地将茶香与寒冷的气息联系起来,使读者仿佛能闻到茶香中蕴含的丝丝寒意。同时,“犹呈”二字强调了即使是在寒冷的季节里,煮茶这一行为依然如常进行,体现了生活中的温暖与坚持。而“玉邑寒”则形象地描绘了茶具或茶色在寒冷环境下的质感,给人一种纯净而清冷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景色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观察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