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益津八敌台》
《寄题益津八敌台》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提封千里尽春台,又见崇台面面开。

云物迥连天阙下,股肱独近帝城隈。

霞光睥睨飞常入,烽色萑苻净不来。

自是修文非讲武,登高时有大夫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千里春台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深切期盼。

首联“提封千里尽春台,又见崇台面面开”以“提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辽阔的疆域上遍布着春意盎然的台阁,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视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又见崇台面面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台阁的壮观与层次感,仿佛在说每一次回望都能发现新的美景。

颔联“云物迥连天阙下,股肱独近帝城隈”通过“云物迥连”与“天阙下”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氛围,同时“股肱独近帝城隈”则暗示了这些台阁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它们不仅连接着广阔的天地,更靠近权力的核心,象征着国家的稳固与安全。

颈联“霞光睥睨飞常入,烽色萑苻净不来”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元素,霞光与烽烟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隐喻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这里“飞常入”与“净不来”分别描绘了霞光的动态美和烽火的消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向往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尾联“自是修文非讲武,登高时有大夫才”则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文治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国家的繁荣不仅仅依赖于军事力量,更需要文化的积累与人才的培养。登高望远,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台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深切期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和人才的重视,是一首兼具自然景观描写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其二

锡山落在暮云边,几载无书寄老仙。

公艺九龄余望八,梦商史稿觉悽然。

(0)

宿山中十首·其七

崖居供给少,不用犬防篱。

只恐偷儿黠,来窥壁上诗。

(0)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其九

向来春帖子,残膏罥蛛丝。

无复秦郎思,聊吟党进诗。

(0)

留山间种艺十绝·其十芭蕉

搅醉妨眠挟雨声,碧丛宜看不宜听。

而今一任萧萧滴,华发鳏翁彻夜醒。

(0)

送明甫初筮十首·其一

三间参佐廨,昔也处先公。

矮屋儿无叹,翁生矮屋中。

(0)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其七

古人一念感而通,不待焚巫祭雨工。

汤反诸身防六事,汉移其咎责三公。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