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车马未言还,我独支离便得闲。
尚有同门二三子,肯同今夜宿钟山。
纷纷车马未言还,我独支离便得闲。
尚有同门二三子,肯同今夜宿钟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本中在初离建康时的独特心境与生活状态。首句“纷纷车马未言还”,以“纷纷”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建康城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而“未言还”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喧嚣生活的厌倦与渴望逃离的心态。接着,“我独支离便得闲”,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与他人不同的选择——在众人忙于奔波之际,他选择了独自一人,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决断,也体现了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尚有同门二三子,肯同今夜宿钟山”,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提到还有几位同门好友愿意与他一同前往钟山住宿,这不仅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在追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志同道合之人的陪伴与支持的重要性。钟山作为自然与文化并存之地,在古代常常被文人墨客视为修身养性、远离尘嚣的理想之所,因此,选择在此住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心灵归隐的一种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繁华都市到自然山水间的心理转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自我、友情和自然的深刻体悟,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
太常峰南正雪飞,严公湖上梅初发。
遥天片日下沧波,断鸿声里人将别。
借问君家若个山,白云携得杖头还。
碧罗旧业连青浦,高卧心閒梦亦閒。
看君意气非常调,未肯逢时发西笑。
萍梗长留沧海踪,诗书不作青云料。
客里相逢情最亲,离居自愧家常贫。
旧游冠盖今谁在,白首襟怀有几人。
念君此行何草草,岐路吞声不能道。
遥传掬泪到麟峰,伤心为吊方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