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春初至,林樊气未和。
天寒梅发晚,沙近雁飞多。
窗纸疏明玉,帘旌荡翠波。
旅怀随日长,索莫不胜歌。
海角春初至,林樊气未和。
天寒梅发晚,沙近雁飞多。
窗纸疏明玉,帘旌荡翠波。
旅怀随日长,索莫不胜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海陵之地,在初春时节所感受到的独特景象与内心情感。首联“海角春初至,林樊气未和”点明地点与季节,春意虽已降临海角,但林间与樊篱之间还弥漫着未完全回暖的气息,暗示了一种初春特有的清新与生机。
接着,“天寒梅发晚,沙近雁飞多”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虽然天空依然寒冷,梅花开放的时间较晚,但在靠近沙滩的地方,大雁却显得格外活跃,数量众多。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叹。
“窗纸疏明玉,帘旌荡翠波”则是对室内环境的细腻描绘。透过窗户的纸张,光线显得柔和而明亮,仿佛是镶嵌着玉石一般。窗帘随风轻轻摆动,映照出窗外的翠绿波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旅怀随日长,索莫不胜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随着一天天过去,旅途中的思乡之情愈发浓重,即使面对如此美好的春景,也无法掩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不胜歌”并非指无法歌唱,而是难以用歌声表达心中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海陵的自然风光,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意境。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
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
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蹇驴缓跨,迢递至京城。当此际,正芳春。
芹泥融暖飞雏燕,柳条摇曳韵鹂庚。
更那堪,迟日暖,晓风轻。
算费尽、主人歌与酒,更费尽、青楼?与筝。
多少事,绊牵情。
愧我品题无雅句,喜君歌咏有新声。
愿从今,鱼比目,凤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