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梦初回百恨新,寸肠焚绝泪成冰。
穷途易感如杨子,旧里难归似柏人。
骏价有谁沽死骨,鲸波无分活枯鳞。
多愁髀肉空如削,跃马何曾及病身。
旅梦初回百恨新,寸肠焚绝泪成冰。
穷途易感如杨子,旧里难归似柏人。
骏价有谁沽死骨,鲸波无分活枯鳞。
多愁髀肉空如削,跃马何曾及病身。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感怀杂咏(其二)》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深深哀愁和无奈之情。首句"旅梦初回百恨新",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满心愁绪如同新添的百般遗憾,形象生动。"寸肠焚绝泪成冰"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痛苦,泪水仿佛凝结成冰,形容悲痛至极。
"穷途易感如杨子"借用杨朱泣路的故事,表达在困境中情感更为敏感,如同杨朱面对歧路而悲泣。"旧里难归似柏人"则借古人柏人之典故,感叹自己难以回归故乡,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孤寂。
"骏价有谁沽死骨,鲸波无分活枯鳞"运用比喻,表达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如同死骨无处求售,又暗示自己身处逆境,如同枯鳞无法在巨浪中求生。"多愁髀肉空如削"以瘦骨嶙峋形容自己因愁苦而消瘦,"跃马何曾及病身"则揭示出身体状况的衰弱,连骑马这样的壮志都无法实现。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郁和对生活的无望,以及对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感慨。
庭下金铃菊,花开已十分。
多情能惠我,对景独思君。
秀色三秋好,清香一室闻。
扁舟今夜雨,何处宿江云。
治有春阳感,和无月律差。
浓云方聚鹤,冻柳亦飘花。
瑞应来如响,群情喜溢涯。
纵观天势淡,俄失地形窊。
素月交晖耀,狂风助击拿。
一斑迷隐豹,三尺晦祥鸦。
塞上威尤凛,军中语敢哗。
汉兵同被练,朔地讶吹沙。
冷焰侵残燧,寒声入旧笳。
飞纨安用裂,种玉岂须畬。
清洁山川景,微茫草木芽。
垦田因泽及,望岁已心遐。
共荷沾濡力,应忘旱歉嗟。
诗豪夜传卷,贺客晓趋衙。
渗漉元侯德,生成赤子家。
指期三日耜,拭目万箱车。
况赖深仁恤,会蠲重赋加。
愿赓称颂句,岂肯匿咬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