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铭细读识前人,贻后无非旧典刑。
宦业传家守清白,儒科继祖播芳馨。
絷驹共叹淹场藿,鸣鹿终当歌野苓。
千古斯文应不泯,待将辞藻掞天庭。
碑铭细读识前人,贻后无非旧典刑。
宦业传家守清白,儒科继祖播芳馨。
絷驹共叹淹场藿,鸣鹿终当歌野苓。
千古斯文应不泯,待将辞藻掞天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前人碑铭的细致阅读,通过这些古老的文字识记历史和文化传承。诗中提到“宦业传家守清白”,表达了保持家族清誉、不涉足腐败的志向。“儒科继祖播芳馨”则显示出对儒家学说代代相传,散发出浓郁的文化香气。
在诗的后半部分,“絷驹共叹淹场藿”和“鸣鹿终当歌野苓”分别描绘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赞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吟咏,显示出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最后,“千古斯文应不泯”表达了诗人对于优秀文献传承下去的信心,而“待将辞藻掞天庭”则是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在更高的文学舞台上发挥光彩,呈现给天下。
这首诗通过对前人的尊崇、家族文化的传承、个人志向的表达以及文学才能的展现,构建了一个文人理想与追求的境界。
秋月实可怜,秋月抑堪惜。
过望才三日,清光犹溢魄。
应尚阔于弦,已自缺于璧。
对此不驻景,可更孤今夕。
今夕云净收,碧宇澄浏浏。
船泊近西岸,东望图纵眸。
苍然刚半刻,明放树梢头。
金轮徐吐出,向我冰辉流。
世界一广寒,星斗空罗稠。
月既如人意,人当为月留。
而我戒流连,亟命旋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