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生英特,邈尔奇形。素蕴豹略,能精武经。
戈鋋再举,氛祲廓清。从兹勇冠,大播家声。
盛绩既彰,威名遂振。静守谦敬,动知逆顺。
惟此侯王,赏其忠信。不有殊功,那迁剧镇。
匡吴志大,佐越功全。一人注意,百辟推贤。
方务剖竹,宜分重权。孰谓梁木,俄随逝川。
生作忠臣,没留遗策。眷彼令嗣,恭承帝泽。
丹旐斯引,玄宫巳辟。万岁千秋,芳尘永隔。
挺生英特,邈尔奇形。素蕴豹略,能精武经。
戈鋋再举,氛祲廓清。从兹勇冠,大播家声。
盛绩既彰,威名遂振。静守谦敬,动知逆顺。
惟此侯王,赏其忠信。不有殊功,那迁剧镇。
匡吴志大,佐越功全。一人注意,百辟推贤。
方务剖竹,宜分重权。孰谓梁木,俄随逝川。
生作忠臣,没留遗策。眷彼令嗣,恭承帝泽。
丹旐斯引,玄宫巳辟。万岁千秋,芳尘永隔。
这首《朱府君墓词》由唐代诗人谢鹗所作,通过对朱府君一生事迹的追忆与颂扬,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忠诚的品德以及对国家的贡献。诗中以“挺生英特”开篇,赞美朱府君非凡的天赋与独特之形,暗示其非同寻常的才能和命运。接着,“素蕴豹略,能精武经”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朱府君深藏不露的谋略与对兵法的精通。
“戈鋋再举,氛祲廓清”描绘了朱府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一举清除敌患,恢复和平的壮举。其后,“从兹勇冠,大播家声”赞扬了他勇猛无畏的精神,以及因此而使家族声名远播的荣耀。诗中通过“盛绩既彰,威名遂振”表达了朱府君功绩显著,威望日隆的事实。
“静守谦敬,动知逆顺”则揭示了朱府君不仅在行动上英勇果敢,在静处时也能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明辨是非,顺应天命。这一品质使得他在处理国家大事时,能够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决策。“惟此侯王,赏其忠信”赞颂了朱府君的忠诚与诚信,得到了君主的赏识与重用。
“不有殊功,那迁剧镇”强调了朱府君因功勋卓著而被委以重任,管理要地。接下来,“匡吴志大,佐越功全”描述了他帮助吴国稳定局势,辅佐越国完成统一的大业,展现了其深远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一人注意,百辟推贤”说明了朱府君因其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众多贵族的推崇与尊敬。最后,“方务剖竹,宜分重权”表达了朱府君在政务上的专注与重要性,以及其应得的权力与地位。
“孰谓梁木,俄随逝川”感叹朱府君英年早逝,如同梁木随流水逝去,令人惋惜。然而,“生作忠臣,没留遗策”赞扬了他生前作为忠诚的臣子,死后仍留下宝贵的智慧与策略,影响着后人。
“眷彼令嗣,恭承帝泽”表达了对朱府君后代的关怀与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德与功业,继续受到帝王的恩泽。最后,“丹旐斯引,玄宫巳辟”描述了朱府君的葬礼与安息之地,而“万岁千秋,芳尘永隔”则寄托了对朱府君永恒怀念之情,他的英名与事迹将永远流传于世。
莫家种朴堂之前,人家与树相为年。
拱宋抱元非一年,皇明十围犹郁然。
望如车盖临绮川,张空黛色凌苍烟。
危柯垂地雷雨妒,斮皮露心蝼蚁穿。
屡逃兵火合灵怪,曲赦樵斧谁夤缘。
虽然所托在竹地,似此爱护宁非天。
天尝戏赭不为病,与家同衰即同盛。
侍郎狼狈以官败,大类牺尊灾木性。
儿孙奕叶今森森,立庭便欲空槐阴。
人于门第望乔木,我羡根柢生词林。
呜呼此家此树不易得,李宿应须自封殖。
作图还儗角弓篇,放笔为君三叹息。
三白触眼喜欲颠,天王继统新改年。
岂天厌恶下土浊,以此雪之同皎然。
光照明堂纳祥瑞,一平天下知其权。
疾而蒙藏能过厚,卑而令高如进贤。
先时上帑宝珠玉,今恣四野开琼田。
何须聚敛自委积,过而不拾贪夫悛。
先时豺虎横食人,空山忍饥今可怜。
威能挟天已阘茸,势可炙手还?蜷。
老夫忍冻亦惯事,草庐安抱牛衣眠。
庭前孤松有喜色,要与老夫相作缘。
黄榆白苇连塞北,眼底穹庐皆虏贼。
屯空杀气连云飞,壮士相看失颜色。
元戎奉诏玉门关,锦帐牙旗垒阵间。
独把一麾专节钺,俦能三箭定天山。
单于生长乐边土,绕帐牛羊牧秋雨。
闲中聚唱凉州词,醉后起为胡旋舞。
鱼龙川头古树腓,纥干山前飞鸟稀。
紫髯胡儿眼双碧,大腹匈奴腰十围。
徐君远戍边庭久,况复东海簪缨后。
伐敌能谙虎豹韬,次功应位麒麟首。
愤时气节人不知,唾手功名今未有。
秋清长剑倚南天,夜半孤城临北斗。
莫言白眼众纷纷,伫看高垂竹帛勋。
君不见酂侯知国士,登坛终拜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