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楼百尺倚云开,矫首河山爽气来。
露拂金盘仙掌动,月侵银榜夜珠回。
青藜故傍三台映,綵笔争看五色裁。
燕市只今多骏骨,春风紫气满高台。
绮楼百尺倚云开,矫首河山爽气来。
露拂金盘仙掌动,月侵银榜夜珠回。
青藜故傍三台映,綵笔争看五色裁。
燕市只今多骏骨,春风紫气满高台。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联“绮楼百尺倚云开,矫首河山爽气来”,以“绮楼”为视觉中心,百尺高楼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站在如此高处,仿佛能与天相接,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引人遐想。
颔联“露拂金盘仙掌动,月侵银榜夜珠回”,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露水轻轻拂过金盘般的地面,仙掌似乎在轻轻摇曳,而月亮则穿透银色的榜单,将夜明珠般的光芒洒落人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颈联“青藜故傍三台映,彩笔争看五色裁”,转而描述了历史文化的元素。青藜灯旁,仿佛映照着古代的三台(即三公之位),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而“彩笔”则代表了文人的才华,他们竞相展示五彩斑斓的文采,寓意着知识与艺术的繁荣。
尾联“燕市只今多骏骨,春风紫气满高台”,将视角拉回到现实,提到燕市(可能指北京)如今人才济济,犹如骏马般优秀。春风中弥漫着紫色的祥瑞之气,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文化的兴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
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