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僧》
《赠僧》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偶来城市得良朋,千佛楼中一个僧。

保福不须还拨草,汤休今已继传灯。

三生旧社高歌入,万仞孤峰信步登。

从此吾宗有文字,倩人书壁笑南能。

(0)
鉴赏

这首明代成鹫所作的《赠僧》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与世隔绝、超凡脱俗的僧侣生活图景。诗中不仅展现了僧侣与世俗朋友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佛法传承的重视与敬仰。

首联“偶来城市得良朋,千佛楼中一个僧”,开篇即点出诗人偶然来到繁华都市,却意外结识了一位在千佛楼中的僧侣,这两位身份迥异的人物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颔联“保福不须还拨草,汤休今已继传灯”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其中,“保福”和“汤休”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禅师,此处借指僧侣继承并发扬光大佛法,如同前贤一样,继续传递佛法的灯火,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智慧之光。

颈联“三生旧社高歌入,万仞孤峰信步登”描绘了僧侣与诗人共同回忆往昔,高声歌唱,仿佛穿越了三生三世的时光,一同攀登万仞孤峰,象征着他们心灵上的共鸣与追求。这一联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尾联“从此吾宗有文字,倩人书壁笑南能”则表达了对僧侣文学成就的认可与期待。诗人希望僧侣能够留下文字记载,不仅是为了记录自己的修行经历,也是为了传承佛法,让后人得以了解和学习。同时,通过“笑南能”这一细节,暗示了对僧侣文学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作品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友情、佛法传承以及文学创作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智慧与精神追求的珍视。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黔阳

黔阳千队皂雕旗,城阙萧条罢战时。

侍御血沾龙衮早,将军兵出羽林迟。

鹓鸾又散三珠树,雨雪偏侵八桂枝。

我愧邯郸厮养卒,微躯何日报恩私。

(0)

咏竹·其二

石上檀栾满,霜根结几深。

芳辛嘉桂德,空洞老松心。

未忍多为杖,时因罢鼓琴。

含风娱暮节,一一箨龙吟。

(0)

素馨·其一

无钱花亦买,暮暮上头来。

香得双鬟吐,光含片月开。

珠珰争大串,茉莉让重台。

细草穿灯好,枝枝照酒杯。

(0)

哭侍妾梁氏文姞·其六

失时伤汝极,多日中风深。

香好魂难返,情多魄恐沉。

儿痴啼欲抱,姑老哭无音。

湿尽其君袂,朝昏泪不禁。

(0)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其五

明日零陵去,还寻屈氏乡。

子孙三户少,汤沐九疑长。

鸾鸟须多语,兰荪不独香。

那能似潇水,随尔入清湘。

(0)

初秋春山作·其四

磴道交烟竹,阴阴扫不开。

人惟盘石坐,客是白鸥来。

叶尽山无影,花多水有苔。

松脂新服食,白发莫相催。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