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飞急漏声迟,遥夜孤帏忆别离。
幽梦欲成明月去,却凭何处照相思。
清霜飞急漏声迟,遥夜孤帏忆别离。
幽梦欲成明月去,却凭何处照相思。
这首《闺梦》由明代诗人朱无瑕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夜中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清霜飞急漏声迟”,以清冷的霜和缓慢的滴漏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霜的飞速与漏声的缓慢形成对比,强化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等待的煎熬。
次句“遥夜孤帏忆别离”,直接点明了主题——夜晚的孤独与对别离的回忆。在这漫长的夜晚里,女子独自一人,思绪万千,回想起与爱人分别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思念与哀愁。
第三句“幽梦欲成明月去”,描述了女子试图在梦中与爱人相聚,但当明月即将消失时,梦境也随之破灭。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明月的升起与落下象征着希望与失落的交替,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句“却凭何处照相思”,则表达了女子在梦醒后,面对现实的孤独与寂寞,她不知道如何寄托这份深深的相思之情。这句话以问句的形式收尾,既是对上文情感的深化,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爱情与分离之痛的共鸣。
整体而言,《闺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夜晚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以及面对爱情分离时的无助与痛苦。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成功地捕捉了爱情中的复杂情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非舫偏名舫,萧然树石佳。
何须添画壁,即此是书斋。
柳密风生座,荷新水浸阶。
湖山都入胜,鱼鸟共忘怀。
不觉开诗境,因之溯道涯。
栋梁予有待,舟楫汝惟谐。
岂羡双飞鹢,犹嫌两部蛙。
浮家千百辈,民瘼念江淮。
禾黍斜阳,村皋外、红霞飞灭。
回首处、依稀风景,繁华销歇。
沼冷鸳鸯荷泣雨,台荒麋鹿松摇月。
忽送来、野寺断钟声,疏篱缺。清晓怨,帘钩揭。
王孙梦,鹃啼血。问天涯何处,铜仙金阙。
猿鹤三秋淹短草,风云万里悲高碣。
料明朝、好镜不相瞒,霜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