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逐年新,说到几微认未真。
人向中星占泰运,天教北斗散阳春。
椒盘味淡频移玉,花信风轻不动尘。
朝罢从容归谏院,许身犹自愧腰银。
天时人事逐年新,说到几微认未真。
人向中星占泰运,天教北斗散阳春。
椒盘味淡频移玉,花信风轻不动尘。
朝罢从容归谏院,许身犹自愧腰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官场的氛围,充满了对自然与政治的深刻洞察。
首联“天时人事逐年新,说到几微认未真”点出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变化,暗示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在不断更迭,但其中的微妙之处往往难以完全理解或把握。
颔联“人向中星占泰运,天教北斗散阳春”运用象征手法,将人间的运势比作星辰的指引,而“北斗”则代表了上天的旨意,散发出温暖的春意,寓意着在正确的方向引导下,人们能够迎来繁荣昌盛的时期。
颈联“椒盘味淡频移玉,花信风轻不动尘”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的场景,通过“椒盘”和“花信风”的细节,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同时也暗示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这里的“移玉”可能暗指权贵之间的交往与交换,而“不动尘”则可能象征着这种交往的纯净或表面的和谐。
尾联“朝罢从容归谏院,许身犹自愧腰银”表达了诗人结束政务后,回到谏院(古代负责监督和谏言的机构)继续履行职责的情景。最后一句“许身犹自愧腰银”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官位和权力的谦逊态度,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自我反省和内疚感,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权力的谨慎使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还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诗人对于权力、责任与道德的自我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凌晨赴茄藤,绕社乔木古。
宿鸟鸣高枝,疏花缀深圃。
番众拥我前,衣被半蓝缕。
升堂细咨询,一一诉贫苦。
众番叩头说,番愚为人侮。
我谓番本愚,圣朝所安抚。
谁欤或侮之,我能为尔剖。
慎勿学奸刁,贫苦乃自取。
老番共点头,少番首亦俯。
开道至再三,不觉日亭午。
绛帐传经二十春,茫茫瀛海属前尘。
偶谈故里遗黎在,重到他乡父执亲。
竹寺千秋留韵事,桔园万首寄天真。
刺桐城里相逢处,昔日诸生剩几人。
旧游星散海东天,晋水江干狎钓船。
鲲岛风流诗鼻祖,闽山活泼地行仙。
伤时庾信怀乡思,问字侯芭结夙缘。
遗集林高成雅贽,先生青眼肯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