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严上树口衔枝,手不攀枝脚累垂。
才开口,咦不答也,又相违。
未上树时道将来,金刚宝剑顶门挥。
香严上树口衔枝,手不攀枝脚累垂。
才开口,咦不答也,又相违。
未上树时道将来,金刚宝剑顶门挥。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颜所作的《颂古二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香严童子上树的情景为喻,寓言佛法修行的过程。香严上树时,口中叼着树枝,双手不攀,双脚下垂,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自然、专注的状态。他开口欲说佛法,但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用"咦"字表达深沉的领悟,似乎在暗示真理无需多言,只需体会。未上树之前,他已经有所体悟,将佛法比喻为金刚宝剑,意指其锐利无碍,直指人心,用头顶挥舞的动作象征开悟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这个生动的画面,传达了禅宗强调直观体验和内在领悟的理念,以及修行者对佛法真谛的深入理解。诗中寓言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