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叶松》
《五叶松》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在昔金池藏,远自朝鲜来。

钵中黄松实,散向庵前裁。

迨今几百年,已出白云堆。

莹润孔翠质,夭矫苍龙媒。

五岐媚夭葩,繁日半山开。

秋风黄莆拆,玉粒谢徂徕。

我语九华人,为我乞条枚。

还令古师意,长对清冷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叶松的美丽与历史,展现了其从遥远的朝鲜地区传入,历经数百年,依旧生机勃勃,屹立于云雾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树的质地、形态以及四季的变化,赋予了自然景观以人文情感。

诗中“在昔金池藏,远自朝鲜来”两句,开篇即点明了五叶松的来历,仿佛穿越时空,将读者带入到遥远的历史场景中。接着,“钵中黄松实,散向庵前裁”,形象地描述了松树种子的传播过程,如同从佛钵中散落的种子,播撒在庵前,孕育出新的生命。

“迨今几百年,已出白云堆”则强调了五叶松的悠久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即使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依然挺立于云雾缭绕之间,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的“莹润孔翠质,夭矫苍龙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外貌特征,其质地莹润如玉,色彩斑斓,形态矫健,犹如苍龙之媒,生动而富有想象力。

“五岐媚夭葩,繁日半山开”则展示了松树的繁茂景象,五枝分叉的树冠上绽放着美丽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半山腰间一片生机盎然。最后,“秋风黄莆拆,玉粒谢徂徕”两句,描绘了季节更替,秋天来临,黄叶飘落,果实成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规律。

“我语九华人,为我乞条枚。还令古师意,长对清冷台。”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对五叶松的喜爱之情,并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保护这样的自然奇观,让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永远面对清冷的台阁,寓意着永恒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五叶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冬日穆湖村居同蕴辉上人赋

买得渔蓑与钓纶,天寒日暮水无鳞。

浩歌一曲知何处,犬吠芦花不见人。

(0)

次韵王敏文待制燕京杂咏

晓宴皇姑拜上家,金钱满赐橐驼车。

黄门前道飞鞚过,貂帽斜簪利市花。

(0)

题扇

风本造化权,却从手中得。

因思天下事,也须著人力。

(0)

石林庵

觉道金绳绝巘开,半空花雨湿楼台。

长林怪石皆龙象,曾受生公记莂来。

(0)

交趾即事

交趾名藩百雉雄,高骈塔在古城东。

弓刀选士军容肃,铙角迎风奏节同。

蛮女艳妆争粉黛,夷人村鼓聚儿童。

可怜新息犹遗庙,铜鼓荒凉草棘中。

(0)

登城古咏

楼台高下入清秋,林木萧萧叶有声。

回首西风几兴废,夕阳古寺是梁城。

吴时风景楚郊原,终古青山对郭门。

舰浦萧条陈郡废,寒鸦数点集孤村。

子城仍是旧时军,雉堞参差锁暮云。

惆怅九原不可作,刘伶坟对杜康坟。

遥塘飒飒响寒芦,觌面双峰近可呼。

独自归云庵外立,一钩新月照前湖。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