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布裘外,都无物自随。
跣能行大雪,饥但咽华池。
说相言多验,嫌钱事更奇。
一般难晓处,装背贵人诗。
除了布裘外,都无物自随。
跣能行大雪,饥但咽华池。
说相言多验,嫌钱事更奇。
一般难晓处,装背贵人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赠钱道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朋友或同僚的赠诗,表达了对对方的赞赏和友好的情感。
“除了布裘外,都无物自随。” 这两句开篇即刻画出一个清贫的形象,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除了一件布质的大衣之外,一无所有。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简朴生活,更隐含着一种超脱物欲的心态。
“跣能行大雪,饥但咽华池。” 这两句则描绘出一个在严寒的冬日里依然坚持自己信念和精神追求的人。即便是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仅仅是吞咽着清澈的水源(“华池”),而不求助于外界。这两句强调了内心的坚韧与自我控制。
“说相言多验,嫌钱事更奇。” 这里,“说相”可能指的是朋友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而“嫌钱事更奇”则表达了一种对物质利益的超然态度,即便是谈论金钱的事,也显得格外的不重要。
“一般难晓处,装背贵人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评价和期望。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歌之所以难以被世人理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高洁的情操和超凡脱俗的理念,所以只能背负起这份沉甸,期待能够被那些有见识的人所赏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清贫、坚韧不拔以及对物质利益的超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知音的渴望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一篇融合了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夜雨倾盆捣瓦沟,檐声汹涌碎江流。
安眠一枕西窗晓,饱饭十分南亩秋。
老火熏天已无迹,频年赤地更谁忧。
起来喜拨床头甕,却待今宵月满楼。
酒熟床头已圣清,吟诗窗下莫悲鸣。
故人明月从来共,今岁中秋定好晴。
雨脚已随荷盖尽,风头还逐桂花生。
试谋一笑君须会,谁道尊前笑不成。
家山入望更贪程,造物无心雨与晴。
今日莫愁明日近,一程但作两程行。
生须快意何尝梦,久不还乡亦自惊。
亲戚固应情话在,争先僮仆已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