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树几经秋。满覆庭阴伴素侯。
每到花时来燕坐,斜眸。金粟垂垂拂屋楼。
斗酒不难求。明月当筵清露收。
此是邻家家咫尺,容留。入榻浓香梦不休。
嘉树几经秋。满覆庭阴伴素侯。
每到花时来燕坐,斜眸。金粟垂垂拂屋楼。
斗酒不难求。明月当筵清露收。
此是邻家家咫尺,容留。入榻浓香梦不休。
这首《南乡子·赏桂和蒋玉渊》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夏所作,描绘了赏桂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
“嘉树几经秋”,开篇点出桂花树历经四季的更迭,依然繁茂,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美丽。“满覆庭阴伴素侯”,桂花树的阴影覆盖庭院,仿佛是陪伴着月光下的主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每到花时来燕坐,斜眸。金粟垂垂拂屋楼”,每当花开之时,燕子前来栖息,诗人以斜视的目光欣赏着金黄色的桂花如同细小的黄金颗粒般轻轻拂过屋楼,生动地描绘了桂花的形态与动态之美。“斗酒不难求。明月当筵清露收”,即使是在宴席上,诗人也能轻松地找到美酒,而明月如镜,清露则为宴会增添了几分清雅之气。“此是邻家家咫尺,容留。入榻浓香梦不休”,在邻居家近在咫尺的地方,浓郁的桂花香气让人沉醉,直至入梦,梦境中仍弥漫着桂花的芬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赏桂的乐趣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晚廊延伫,看林阴如沐,飞禽来去。
不见归鸿传尺素,寂寂闲庭春暮。
风约檐烟,花摇帘影,静对人无语。
者番寒食,又添一段离绪。
试问镜里朱颜,年来瘦减,谁信春光误。
底事年年犹别恨,忍把韶华虚度。
彩线慵挑,新声倦倚,镇日憎飞絮。
满腔僝僽,不知宜托何处。
惜光阴。已残年炳烛,辞老欲抽簪。
豪纵都非,繁华梦觉,前事雨散星沈。
古人苦扬州闭置,随饮啄来去让春禽。
海国潮荒,武陵源幻,难冀身临。
姑且与君排遣歇,连番打叠,彭泽归心。
子美亭高,云林石瘦,良友聊共追寻。
倘过了花番廿四,且枇杷树底摘丸金。
行看门庭,绿阴几许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