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桃花春一溪》
《桃花春一溪》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水裔桃之华灼灼,恰似琳池浸霞脚。

东风惯与作参商,祗见其忧那见乐。

落英缤纷如印泥,宛转桃花春一溪。

高楼溪上契妙悟,空色色空轩篆题。

讵必武陵无杂树,漫拟江南淮口渡。

烟花世界幻三千,到此微尘无用处。

忘物之极同物悲,调御神权谁则窥。

我惟仔肩凛佛时,好春花事非我知。

每见蓬蓬风善妒,不惜花零惜云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水裔桃之华灼灼”描绘出桃花盛开的绚烂景象,接着“恰似琳池浸霞脚”将桃花比作镶嵌在池塘边的霞光,形象生动。诗人通过“东风惯与作参商,祗见其忧那见乐”表达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既有忧愁也有欢乐,但往往难以同时见到。

“落英缤纷如印泥,宛转桃花春一溪”进一步渲染了桃花满地的壮观场景,仿佛是春天的印记。随后,“高楼溪上契妙悟,空色色空轩篆题”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面对溪流和桃花时的深刻领悟,似乎触及到了某种超脱的境界。

“讵必武陵无杂树,漫拟江南淮口渡”两句,诗人借用了武陵源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并暗示了桃花春溪的美丽不亚于任何地方。接下来,“烟花世界幻三千,到此微尘无用处”则揭示了诗人对世间繁华的虚幻感,认为在此美景面前,一切尘世的烦恼都显得无足轻重。

“忘物之极同物悲,调御神权谁则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思考,认为达到忘我的境界时,会与万物同悲,而这种深邃的智慧并非轻易能被理解或掌握。最后,“我惟仔肩凛佛时,好春花事非我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无知,体现了谦逊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春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念奴娇

露团渐冷,又今年、孤负中秋明月。

谁念江干、憔悴我,梦断芙蓉城阙。

燕子东归,鸿宾南下,满眼芦花雪。

行人何处,也应珠泪凝睫。

常记楼上歌声,一尊酒尽,默默无言别。

恨杀鸳鸯滩下水,不寄题诗红叶。

聚泪鲛绡,画眉螺黛,总在归时节。

百年心事,等闲休向人说。

(0)

蓬莱阁

蓬莱阙。漫漫巨海深难越。深难越。

洪波激吹,怒涛翻雪。玉霄东畔曾闻说。

虚无一境天然别。天然别。鳌山不动,蜃楼长结。

(0)

立春日

葭吹六管动飞灰,便觉春从地底回。

草木一时生意动,关河万里冻云开。

宁须生菜传纤手,且引春风入瓦杯。

天北天南问音信,故人何处寄寒梅?

(0)

鹧鸪天

少日骊驹白玉珂。灵砂犀角费频磨。

西城灯火长安梦,满意春风似两坡。

流素月,澹秋河。百年狂兴一声歌。

醉归扶路人应笑,头上花枝柰老何。

(0)

杏花杂诗八首·其一

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自太憨生。

(0)

踏云行

遍室清凉,满堂功德。四方八表无遮塞。

灵光万道出昆仑,人前岂敢夸仙格。

缄口无言,灰心有则。姓名已录华胥国。

逍遥自在看长安,金花玉蕊亲收得。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