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五通贤圣,瞥喜瞥嗔无定。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
从来与渠水米无交,年年今日,钵盂安柄。
因甚如此,鸡不吃谷,肫里有病。
白鹤五通贤圣,瞥喜瞥嗔无定。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
从来与渠水米无交,年年今日,钵盂安柄。
因甚如此,鸡不吃谷,肫里有病。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普济的作品,以白鹤为象征,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事物无常和认知偏差的体悟。首句“白鹤五通贤圣”可能是指白鹤在佛教中被视为吉祥之物,五通贤圣则可能暗指修行高深的人物。接下来的“瞥喜瞥嗔无定”描绘了白鹤情绪变化不定,如同人心难以捉摸。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进一步强调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即使有所耳闻,实际相见时仍可能产生误解。诗人接着以“从来与渠水米无交”比喻自己与世俗人事的疏离,暗示他早已超脱于日常生活的纷扰之外。
“年年今日,钵盂安柄”描绘出僧人的日常生活,即使在每年的同一日,他的生活也如常平静,没有世俗的追求。然而,“因甚如此,鸡不吃谷,肫里有病”则以鸡为例,指出即使外表看似平静,内心可能仍有隐疾或困惑,寓意修行者内心的不完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白鹤的形象和日常生活细节,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关于认识无常、放下执着的思想。
抗章襆被岂公难,已说高风立懦顽。
客路莫嫌河畔草,直庐须爱道家山。
秋生莲浦船初泛,春满茶溪骑趣还。
却访故人西府旧,定烦书札堕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