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何遁山人归蜀》
《送何遁山人归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0)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绿:变绿。
童稚:小孩。
柴扉:简陋的木门。
远壑:遥远的山谷。
杜鹃:一种鸟,叫声凄厉。
蜀客:来自四川的客人或旅人。
社燕:春天燕子聚集成社,象征着春天和社区活动。
征衣:远行者的衣服。
临水:面对流水。
息机:停止世俗的机心,意指归隐或心境平和。
翻译
春风吹绿了树木,孩子们望着柴门。
远处山谷中杜鹃鸟鸣叫,前方山头有蜀地的旅人归来。
回到家时,恰好遇见参加社燕活动的人,下马后清洗远行的衣物。
整天独自面对流水,想必已经放下心中的机巧和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送别友人归蜀的情景。首句“春风入树绿”以春风轻拂,万物复苏,树木转绿,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意。接着,“童稚望柴扉”写出了孩子们好奇地望着友人离去的场景,流露出纯真与期待。

“远壑杜鹃响”通过远处山谷中杜鹃鸟的啼鸣,增添了离别的哀婉氛围。而“前山蜀客归”则直接点出友人归蜀的行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接下来的“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描述了友人回家后见到燕子,卸下旅途风尘的情景,温馨而亲切。

最后两句“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暗含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愿,希望他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内心的宁静,放下尘世的纷扰。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赠美中侍者

袈裟着破尚童年,文雅风流是皎然。

浮念尽销金磬外,沉香自爇玉兰边。

山云遮寺宜裁服,溪水当门好悟禅。

大笑一身六千里,久同师谢世间缘。

(0)

哭朱三质

草屋萧萧白日荒,哀君事事断人肠。

鼠衔画笔藏阴瓦,仆卖图书供冥香。

少弟即时投远友,聘妻从此适他乡。

秋风客散柴门后,空有高堂泪满眶。

(0)

尺木桥

盈盈水一方,携手上河梁。

荷叶齐人半,月光随板长。

隐同疏磬过,若共逝川忙。

叹息如斯水,令余心事伤。

(0)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引年辞海国,归棹倚春涛。

未尽诸生意,空存二疏高。

清樽开北海,长啸上东皋。

日涉园成趣,何如五斗劳。

(0)

十四夜同吴山带任肇楚薝卜楼看月·其一

凉风起中夜,为客动高吟。

与子咏明月,谁人知赏心。

佳辰惊节序,方外散幽襟。

转惜分携后,寒江白露深。

(0)

入罗浮住石洞作·其二

微风动林木,细雨飘然至。

秋尽气还佳,萧萧入我寐。

揽衣念前哲,明时上封事。

骸骨归山阿,学术承洙泗。

悠悠百年内,俎豆存真意。

圣贤久不作,斯文恐将坠。

嗟予老未闻,徒然负此志。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