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与山俱寂,方知役未宁。
敷疮消热血,读史敌炎蒸。
沙上盟寻鸟,人间乞遇兵。
从来湖海志,衰病已无成。
忽与山俱寂,方知役未宁。
敷疮消热血,读史敌炎蒸。
沙上盟寻鸟,人间乞遇兵。
从来湖海志,衰病已无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始兴城下的内心感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首句“忽与山俱寂”,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山川在这一刻仿佛都陷入了沉寂之中,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然而,“方知役未宁”一句转折,揭示出即使外界看似平静,内心的纷扰与忧虑却从未停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忙碌与不安的感慨。
接着,“敷疮消热血,读史敌炎蒸”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个人的困扰比作身体上的疮痛和内心的烦躁,通过阅读历史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如同在炎热中寻求凉爽。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热爱与深入研究,也反映了他试图从历史中寻找人生智慧与解答的渴望。
“沙上盟寻鸟,人间乞遇兵”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在沙地上寻找伴侣的鸟儿,象征着诗人对于友情与爱情的渴望;而“乞遇兵”则可能暗指在动荡的人世间寻求安宁与和平的不易,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复杂与残酷的深切体会。
最后,“从来湖海志,衰病已无成”总结了诗人的一生追求与最终的失落感。自古以来,诗人就有游历湖海、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志向,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的衰弱,这些理想与志向似乎已经无法实现。这句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翩翩南回雁,哀鸣向秦飞。
道路非不远,乘时安可违。
门有车马客,驾言归故庐。
执手难久留,且复少裴回。
关中天下险,山河尽城池。
云胡失保障,匈奴忽来兹。
传闻入北地,民物多伤夷。
岂无霍去病,能不以家为。
胡来闭城守,胡去扬兵追。
如何秦陇间,到处成疮痍。
凭君谢诸将,全躯岂男儿。
努力事扫除,勿令蔓且滋。
古来御戎狄,重在干城才。
请看麒麟阁,功臣亦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