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枝碎玉吐香奇,鼻观频参试论之。
清比木犀虽未的,烈如茉莉已无疑。
自从白雪避花后,更好黄金铸实时。
四老隐居宜取此,可能无意赋新诗。
糁枝碎玉吐香奇,鼻观频参试论之。
清比木犀虽未的,烈如茉莉已无疑。
自从白雪避花后,更好黄金铸实时。
四老隐居宜取此,可能无意赋新诗。
这首诗描绘了橘花的香气与美丽,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强调其独特之处。开篇“糁枝碎玉吐香奇”即刻画出橘花细小而珍贵,如同玉石散发出的奇妙芬芳。紧接着“鼻观频参试论之”表明诗人对这种香气的重视和仔细品鉴。
接下来的“清比木犀虽未的,烈如茉莉已无疑”则是将橘花与其他花卉进行比较,展示其独特性。木犀(也称为木兰)和茉莉都是知名的香花,但诗人认为橘花在清新和浓烈方面均不输于它们。
“自从白雪避花后,更好黄金铸实时”一句,通过将橘花比喻为黄金,强调了其珍贵和真实的美丽。这里的“白雪避花后”可能是指春天到来,其他花朵已经开放,而橘花却更加出众。
最后,“四老隐居宜取此,可能无意赋新诗”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美景能为隐居的长者带去安慰,或者激发他们创作新的诗篇。这里的“四老”可能是指年纪较大、品行高洁之人。
整首诗通过对橘花香气和美丽的描绘,以及与其他花卉的比较,展现了诗人的赏心悦目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伫立松根久,秋风吹敝衣。
回望万山合,山高身愈微。
茕茕百岁人,寒暑恒相违。
嗒然忘形骸,万里如初归。
廓落匪宇宙,目前徒清机。
视听还寻常,色响仍昔时。
沙静归鸿晚,溪深落叶迟。
白云终何来,明月寒更辉。
一滴鼓洪溟,古是今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