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橘花》
《橘花》全文
宋 / 邓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糁枝碎玉吐香奇,鼻观频参试论之。

清比木犀虽未的,烈如茉莉已无疑。

自从白雪避花后,更好黄金铸实时。

四老隐居宜取此,可能无意赋新诗。

(0)
注释
糁枝:比喻花瓣繁密。
碎玉:形容花瓣细腻。
吐香奇:散发出奇异的香气。
鼻观:嗅觉感知。
频参试论之:经常品味并讨论。
清比木犀:清香程度与木犀相比。
未的:不那么明显。
烈如茉莉:像茉莉一样强烈。
无疑:毫无疑问。
白雪:可能指代某种清淡或寒冷的环境。
避花后:在花落后。
四老隐居:四位隐居的长者。
宜取此:适合这种香气。
赋新诗:创作新的诗歌。
翻译
花瓣如碎玉般绽放香气独特,鼻子常常参与品味和讨论。
虽然清香不及木犀明显,但热烈程度如同茉莉,确信无疑。
自从白雪避开花朵之后,这香气更加适宜在黄金时刻散发。
对于四位隐居的老人来说,这样的香气正合适,或许他们无意间会为此创作新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橘花的香气与美丽,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强调其独特之处。开篇“糁枝碎玉吐香奇”即刻画出橘花细小而珍贵,如同玉石散发出的奇妙芬芳。紧接着“鼻观频参试论之”表明诗人对这种香气的重视和仔细品鉴。

接下来的“清比木犀虽未的,烈如茉莉已无疑”则是将橘花与其他花卉进行比较,展示其独特性。木犀(也称为木兰)和茉莉都是知名的香花,但诗人认为橘花在清新和浓烈方面均不输于它们。

“自从白雪避花后,更好黄金铸实时”一句,通过将橘花比喻为黄金,强调了其珍贵和真实的美丽。这里的“白雪避花后”可能是指春天到来,其他花朵已经开放,而橘花却更加出众。

最后,“四老隐居宜取此,可能无意赋新诗”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美景能为隐居的长者带去安慰,或者激发他们创作新的诗篇。这里的“四老”可能是指年纪较大、品行高洁之人。

整首诗通过对橘花香气和美丽的描绘,以及与其他花卉的比较,展现了诗人的赏心悦目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邓深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进士。试中教官。入为太府丞,轮对论京西湖南北户及士大夫风俗,高宗嘉纳。提举广西市舶,以亲老求便郡,知衡州,盗望风帖息。擢潼川路转运使,盐酒虚额,久为民害,深请蠲除之。守令贪污,即劾奏。虞允文贻书,称其“不畏强御,思济斯民,挺然之操,未见近比。”后以朝散大夫致仕。爱居东湖之胜,筑室曰明秀,终老其中。深著有文集十卷,今存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伫立

伫立松根久,秋风吹敝衣。

回望万山合,山高身愈微。

茕茕百岁人,寒暑恒相违。

嗒然忘形骸,万里如初归。

廓落匪宇宙,目前徒清机。

视听还寻常,色响仍昔时。

沙静归鸿晚,溪深落叶迟。

白云终何来,明月寒更辉。

一滴鼓洪溟,古是今谁非。

(0)

送陈少庵之楚谒所知

粤国千山外,言扬楚水舲。

送君出江口,黄叶满津亭。

树色寒云梦,秋声落洞庭。

故人一相见,吟眺九疑青。

(0)

曹溪杂咏·其二

急雨涨溪流,晚晴山更幽。

渚清喧饮鹿,风过起眠鸥。

响入千岩应,波腾众壑浮。

月明烟水外,深夜有渔舟。

(0)

离恨曲·其一

玉壶虽已缺,一片为君存。

欲别千重意,人前不敢言。

(0)

怅别词·其一

送郎扬子江,郎似江心浪。

一夜起秋风,头白从飘荡。

(0)

采莲女

邪溪采莲女,日出荡轻桡。

惯识溪中路,歌声入画桥。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