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言六首·其三》
《寓言六首·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瞢瞢俗所共,察察与世违。

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

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0)
注释
瞢瞢:形容人昏昏沉沉,不明事理。
俗:世俗。
察察:形容人过于清醒,与众不同。
违:违背,不顺从。
百善:众多美德。
疵恶:缺点、过错。
求:寻求。
好名:喜好名声。
负且乘:傲慢自大,又拥有权势。
正日:公正的日子,指社会的公平正义。
翻译
世人昏昏沉沉,我却清清楚楚不合群。
虽然远离尘世,任何美德都难逃责难。
即使寻求也无所获,还被嘲笑爱慕虚名。
那些人,既傲慢又乘车,能令公正的日子变得微弱。
鉴赏

这是一首融合了儒家思想与个人情感的诗篇,通过对比常人和有识之士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评价标准的深刻反思。

“瞢瞢俗所共”表现出一种普遍而浅显的世俗观点,而“察察与世违”则是有智慧的人对这种观点持有的批判态度。接着,“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揭示了即使是品行端正之人,在世人眼中也可能因为一点小过而被完全否定。这不仅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公众评价的悲观,也体现了对个人修养和德行的高标准要求。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进一步强调,即便是追求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也难免被世人以贬义的“好名”来解读。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于真正品德和行为的认知。

最后,“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则是对那些不择手段、借助权力和地位压制真理的人的一种批评。这句话暗示着,即便是光明正大的真相,也可能因为某些人的作为而变得黯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深刻的哲思,揭示了社会评价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品德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张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七十

人生不如意,十固常八九。

吾辈穷物理,挺特惟所守。

东风暖入律,客意浓胜酒。

游鞍纵所如,宁能困圭窦。

(0)

凤栖梧/蝶恋花·其四寻芳,饮于小园原名蝶恋花

桃杏争妍韶景媚。雨霁烟轻,山色挼蓝翠。

绿竹青松依涧水。了无一点尘埃气。

忙里偷闲真得计。乘兴携壶,文饮欣同志。

对景挥毫聊寓意。赏花对月拚深醉。

(0)

安城即事二首·其二

金鼓声阑剑戟收,使君回上雅歌楼。

樽前一节清商曲,销尽穷边万里愁。

(0)

浣溪沙·其二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

恼人天气又春阴。

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

有情须殢酒杯深。

(0)

洞仙歌

春残雨过,绿暗东池道。玉艳藏羞媚赪笑。

记当时、已恨飞镜欢疏,那至此,仍苦题花信少。

连环情未已,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澹秀色,黯寒香,粲若春容,何心愿、闲花凡草。

但莫使、情随岁华迁,便杳隔秦源,也须能到。

(0)

廉颇

遗矢谗言弃老成,肉多饭健尚精神。

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