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笔削三千首,复见风骚二百年。
佳句独为时辈许,幽光长伴客星悬。
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
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
自从笔削三千首,复见风骚二百年。
佳句独为时辈许,幽光长伴客星悬。
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
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琯的作品,题目为《题清芬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自豪与对前辈文学成就的尊崇。
"自从笔削三千首"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即使笔尖被磨削至三千次,也象征着丰富的创作量和不懈的努力。接下来的"复见风骚二百年"则是对历史上的文学巨匠如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景仰,他们的文章风格被誉为“风骚”,并且这种风格持续了两百年的光辉岁月。
"佳句独为时辈许"显示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文学成就的自信,认为自己的佳作足以传诵于当代。紧接着的"幽光长伴客星悬"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宇宙同在的境界,这里的“幽光”指的是诗人的才华和作品,而“客星”象征着流浪天涯,表达了诗人对文学永恒价值的追求。
下两句"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则是对家族文学传统的自豪。诗人提到自己的家族不仅在当代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在古代也留下了耀眼的声名,这些都被后世传颂。
最后两句"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则是对某位前辈、导师级的人物及其居住地的赞美。诗人提及自己曾经访问过这位“先生”的隐居之所,这个地方位于桐君山下,环境优美,有着宜人的林泉。
整首诗通过自我表达与对文学传统的尊敬,将个人成就与历史脉络相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超脱凡尘的情怀。
蝶梦惊回听残雨,鸟声唤起欣初晴。
梵宫烟火带馀湿,黉舍几席生微清。
披衣登阁忽四顾,顿觉远目增双明。
樵渔欸乃雾中出,舟楫荡漾田间行。
清和节物满眼界,柳垂暗绿花含情。
窗明几净日渐永,天开地廓阴不争。
俯视沧浪堪濯足,遥看扶桑观日浴。
逆虏纵横未剪齐,王师退保浙江西。
羽书日报犹未息,戎捷远来何太稽。
千里战云新鬼哭,满天阴雨夜乌啼。
臂弓腰箭谁家子,竟日鸣鞭跃马蹄。
前日重阳日,与客同登玩。
有酒无菊花,把杯一长叹。
良辰苦易失,十月今又半。
缅焉想前游,独到东篱畔。
鲜鲜霜中菊,满地金钱粲。
我思东坡言,邻里乃相唤。
斩新作重九,不以日月断。
人生贵适意,世俗岂能绊。
遇酒即欢乐,取醉期烂熳。
羲和驭白日,疾剧走丸弹。
百年能几何,不饮乃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