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清芬阁》
《题清芬阁》全文
宋 / 刘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从笔削三千首,复见风骚二百年。

佳句独为时辈许,幽光长伴客星悬。

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

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

(0)
注释
笔削:写作。
风骚:古代诗歌的代称。
幽光:深远的光辉,比喻诗人的名声。
客星:比喻游子或诗人。
耳孙:孙子的孙子,泛指后代。
鼻祖:始祖,这里指有影响力的诗人。
栖隐处:隐居的地方。
桐君山:虚构或实际存在的山名,可能象征隐逸之地。
林泉:树林和泉水,常用来形容清幽的环境。
翻译
自从写了三千首诗篇,再次感受诗风骚情两百年。
美好的诗句只被同代人赞赏,幽深的光芒长久照耀着游子的心灵。
孙子辈的才情正高昂,鼻祖的声誉更加广泛流传。
我曾亲临先生隐居之地,那是在桐君山下的优美林泉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琯的作品,题目为《题清芬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自豪与对前辈文学成就的尊崇。

"自从笔削三千首"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即使笔尖被磨削至三千次,也象征着丰富的创作量和不懈的努力。接下来的"复见风骚二百年"则是对历史上的文学巨匠如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景仰,他们的文章风格被誉为“风骚”,并且这种风格持续了两百年的光辉岁月。

"佳句独为时辈许"显示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文学成就的自信,认为自己的佳作足以传诵于当代。紧接着的"幽光长伴客星悬"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宇宙同在的境界,这里的“幽光”指的是诗人的才华和作品,而“客星”象征着流浪天涯,表达了诗人对文学永恒价值的追求。

下两句"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则是对家族文学传统的自豪。诗人提到自己的家族不仅在当代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在古代也留下了耀眼的声名,这些都被后世传颂。

最后两句"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则是对某位前辈、导师级的人物及其居住地的赞美。诗人提及自己曾经访问过这位“先生”的隐居之所,这个地方位于桐君山下,环境优美,有着宜人的林泉。

整首诗通过自我表达与对文学传统的尊敬,将个人成就与历史脉络相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超脱凡尘的情怀。

作者介绍

刘琯
朝代:宋

刘琯,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南)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由提举陕西常平等事迁环庆路都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元丰二年(一○七九),为河北缘边安抚副使兼同管勾定州路屯田公事(同上书卷二九七、三○一)。四年,提举开封府界教阅保甲。六年,除西上阁门副使(同上书卷三四一)。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恩州。
猜你喜欢

宣帝

道杂霸王非美事,治先刑法少仁恩。

盖杨韩赵犹诛死,谁谓当时狱不冤。

(0)

黄帝

百年功就蜕乾坤,鼎冷湖空迹尚存。

别有庆源流不尽,皇朝叶叶是神孙。

(0)

孟夏十有一日时雨初霁晨登高阁极目四望烟锁日出气象一新复用前韵

蝶梦惊回听残雨,鸟声唤起欣初晴。

梵宫烟火带馀湿,黉舍几席生微清。

披衣登阁忽四顾,顿觉远目增双明。

樵渔欸乃雾中出,舟楫荡漾田间行。

清和节物满眼界,柳垂暗绿花含情。

窗明几净日渐永,天开地廓阴不争。

俯视沧浪堪濯足,遥看扶桑观日浴。

(0)

予有书閤仅容膝东有隙地初甚荒芜偶于暇日理成小园径以通之杖藜日涉于其间几欲成趣然花木萧疏不足播之吟咏谩赋十一小诗以记园中之仅有者时甲戌仲冬也.便便閤

一閤仅容膝,闭门尘虑捐。

读书心已懒,高卧腹便便。

(0)

闻韩帅世忠退保丹阳远近忧惧州县议结乡兵以备不虞闾巷少年贯弓走马若有得色感而有作

逆虏纵横未剪齐,王师退保浙江西。

羽书日报犹未息,戎捷远来何太稽。

千里战云新鬼哭,满天阴雨夜乌啼。

臂弓腰箭谁家子,竟日鸣鞭跃马蹄。

(0)

辛亥九日侍家君同孙子渊子昭子尚登高于家之东山时菊花未开坐客皆以为恨至十月望独步东篱下见前日青枝已烂熳矣东坡云凉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日乃重阳不以日月断也于是命酒肴呼邻里饮于丛畔云

前日重阳日,与客同登玩。

有酒无菊花,把杯一长叹。

良辰苦易失,十月今又半。

缅焉想前游,独到东篱畔。

鲜鲜霜中菊,满地金钱粲。

我思东坡言,邻里乃相唤。

斩新作重九,不以日月断。

人生贵适意,世俗岂能绊。

遇酒即欢乐,取醉期烂熳。

羲和驭白日,疾剧走丸弹。

百年能几何,不饮乃痴汉。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