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四听绝,蟋蟀鸣我堂。
知时尔虽早,啧啧竟何伤。
西风肃万木,百物皆摧藏。
尔岂不自得,悲鸣诉中肠。
寒衣已在椸,纨扇委空床。
豳诗嗟妇子,入处谨风霜。
而我独何成,远游悲异乡。
出处两无策,感时空慨慷。
夜静四听绝,蟋蟀鸣我堂。
知时尔虽早,啧啧竟何伤。
西风肃万木,百物皆摧藏。
尔岂不自得,悲鸣诉中肠。
寒衣已在椸,纨扇委空床。
豳诗嗟妇子,入处谨风霜。
而我独何成,远游悲异乡。
出处两无策,感时空慨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静谧景象,蟋蟀在堂中鸣叫,给人以萧索之感。诗中的“我”似乎对时光有着深刻的体会,虽身处早晨,但心中却充满了悲伤与无奈。西风吹过万木,百物皆被摧残,显示出秋天的肃杀。
在这样的环境下,蟋蟀不自得地悲鸣,似乎也感同身受,诉说着内心的哀伤。而诗中的“我”则是寒衣已备,却只有一把空扇相伴,躺卧在床上,无处可去。古人嗟叹妇女之难,入夜之后更需谨慎防范风霜。
而我独自徘徊,无所适从,无成就可言,只能远游他乡,心中充满异乡的悲凉。面对这样的处境,我无计可施,只能感时空之慨慷。这首诗通过对秋夜静谧与萧索气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孤独漂泊的深刻感悟。
河出昆崙江出岷,风吹不断浪花春。
但看此水源无竭,底用玄谈谷有神。
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祗在袜生尘。
东家自有仁山诀,方士何曾悟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