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十首·其三》
《秋怀十首·其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静四听绝,蟋蟀鸣我堂。

知时尔虽早,啧啧竟何伤。

西风肃万木,百物皆摧藏。

尔岂不自得,悲鸣诉中肠。

寒衣已在椸,纨扇委空床。

豳诗嗟妇子,入处谨风霜。

而我独何成,远游悲异乡。

出处两无策,感时空慨慷。

(0)
注释
夜静:夜晚寂静。
四听绝:四周寂然无声。
蟋蟀:小型昆虫。
鸣我堂:在我屋内鸣叫。
知时:知晓时节。
啧啧:拟声词,表示蟋蟀叫声。
摧藏:凋零,衰败。
自得:自我满足。
寒衣:冬衣。
椸:衣架。
纨扇:丝质扇子。
委:放置。
豳诗:古诗《豳风》。
嗟:感叹。
妇子:妇女和孩子。
谨风霜:小心应对寒冷。
远游:远行。
异乡:他乡。
两无策:没有对策。
感时:感慨时光。
空慨慷:空有感慨。
翻译
夜晚寂静无声,只有蟋蟀在我堂前叫唤。
你虽然知道时节,但为何发出这样的声音,似乎并无妨碍。
秋风吹过,万物凋零,你的哀鸣仿佛在诉说这一切。
你难道不满足于现状,却悲伤地表达内心感受。
寒衣已经挂在衣架上,轻薄的纨扇被遗忘在空床上。
想起《豳风》中的妇人和孩子,他们懂得在严寒中谨慎防备。
然而我独自在外,身处异乡,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悲伤。
对于归宿和出路,我都没有对策,只能感慨万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静谧景象,蟋蟀在堂中鸣叫,给人以萧索之感。诗中的“我”似乎对时光有着深刻的体会,虽身处早晨,但心中却充满了悲伤与无奈。西风吹过万木,百物皆被摧残,显示出秋天的肃杀。

在这样的环境下,蟋蟀不自得地悲鸣,似乎也感同身受,诉说着内心的哀伤。而诗中的“我”则是寒衣已备,却只有一把空扇相伴,躺卧在床上,无处可去。古人嗟叹妇女之难,入夜之后更需谨慎防范风霜。

而我独自徘徊,无所适从,无成就可言,只能远游他乡,心中充满异乡的悲凉。面对这样的处境,我无计可施,只能感时空之慨慷。这首诗通过对秋夜静谧与萧索气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孤独漂泊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和陆务观用张季长吏部韵寄季长兼简老夫补外之行二首·其二

别去公怀我,诗来我梦公。

半轮笠泽月,一信镜湖风。

岂有诗名世,而无鬼作穷。

管城言晓事,犹欲策元功。

(0)

和余处恭赠方士阎都干

河出昆崙江出岷,风吹不断浪花春。

但看此水源无竭,底用玄谈谷有神。

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祗在袜生尘。

东家自有仁山诀,方士何曾悟一真。

(0)

利州路提刑秘书张季长送洮研发视乃一段柏木也作诗谢之

绣衣使者凛霜威,方丈仙人旧羽仪。

别去十年真一梦,书来万里寄相思。

如何绿石涵风面,化作青铜溜雨枝。

却送新诗报嘉惠,偷儿当不要新诗。

(0)

过獭桥湖

圩路抨弦白,圩沟夹柳青。

藻明潜拨剌,日暖冻蜻蜓。

只个新茅店,分明是水亭。

行来惟恐尽,览处不容停。

(0)

代书呈张功父

不见子张子,令人梦亦思。

只应依旧瘦,近作几多诗。

联句平生事,看花去岁时。

海棠今好不,传语并酴醾。

(0)

见潭帅刘恭父舍人二首·其二

道合宁嫌晚,心期不用多。

于公犹未见,此恨独如何。

颇辱谈间问,端须雪里过。

门阑当欠士,许寄病身么。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