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其二》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长安少年手持明月珠,道逢采桑妇,直前抛向红罗襦。

妇言客意何区区,秋胡有妇妇有姑。

家有七尺之珊瑚,黄金白璧倾大都。

兰灯夜灿海马镜,麝烟朝晕博山炉。

良人求官妾含荼,回文织就肠泪枯。

客还将去别作图,暗陬按剑无地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通过长安少年与采桑妇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

开篇“长安少年手持明月珠”,以明珠象征少年的富贵身份,暗示其背景不凡。随后,“道逢采桑妇”则将视角转向普通劳动妇女,形成鲜明对比。少年“直前抛向红罗襦”,这一举动既是对采桑妇的轻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女性地位的忽视。

采桑妇的回答“客意何区区”,表达了她对少年行为的不解和不屑,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接着,通过“秋胡有妇妇有姑”一句,引用典故,强调了家庭责任的重要性,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伦理观念。

“家有七尺之珊瑚,黄金白璧倾大都”描绘了少年家中奢华的生活场景,与采桑妇的简朴形成对比,凸显了贫富差距。而“兰灯夜灿海马镜,麝烟朝晕博山炉”更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富贵人家的精致生活。

“良人求官妾含荼,回文织就肠泪枯”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丈夫为了追求仕途,不惜纳妾,导致妻子内心痛苦,甚至以织回文锦表达哀思,反映出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助和牺牲。

最后,“客还将去别作图,暗陬按剑无地无”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反抗意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阶级矛盾、性别歧视等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晚晴

轻云朝作雨,丽日晚开晴。

岸草葱葱碧,溪流泯泯清。

沙汀眠白鹭,烟树啭黄莺。

涉世心无竞,支颐眼暂明。

(0)

颂古.柏树

打人骂人易,劝人休却难。

不识饶人处,急水下高滩。

(0)

拄杖歌

谁人无一条拄杖,我家收底丑模样。

彻头彻尾节目深,从生至老筋骸壮。

不须修,何须漆,体段自然成个格。

或行或坐尽随身,或倚或携还任力。

抛一抛,卓一卓,三界魔王顿惊愕。

雨云雷电匝长空,展尽神通难揣摸。

有时收,有时用,纵夺临机恣拈弄。

傥蒙上士入门来,一棒打教知痒痛。

说道理,没人情,动著教伊祸患生。

休誇昔日化龙势,谩说当年解虎声。

挑日月,吞乾坤,划开一路涅槃门。

大丈夫儿须执捉,一言不契命难存。

(0)

题龟山

迢迢绿树淮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帆轻。

(0)

黄龙洞

黄龙一洞与天通,仰视星辰目睫中。

人去坛虚今已矣,祇留手植七株松。

(0)

立之作诗讥仆沉浮于酒次韵答之

颓俗不可挽,我思陈孟公。

胸中一噫气,浩荡沧海东。

初余亦拙谋,堕身尺度中。

昔为吾家驹,今为客子蓬。

人生百年耳,过鸟欻无踪。

何至自矛盾,身与众敌逢。

仲尼固玄圣,道大自不容。

落落少年场,谁复识吕蒙。

古今一丘貉,同赴三尺封。

乃知常满尊,慰藉吾人穷。

君诗苦相厄,欲抗辄丧雄。

但恐百钱债,负我葛陂龙。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