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凉露忽成啼,林远烟深望欲迷。
黄叶空山秋色里,断桥古渡夕阳西。
声闻已接犹难见,地步宁藏不肯低。
听汝去年曾醉后,黉宫松畔亦留题。
清风凉露忽成啼,林远烟深望欲迷。
黄叶空山秋色里,断桥古渡夕阳西。
声闻已接犹难见,地步宁藏不肯低。
听汝去年曾醉后,黉宫松畔亦留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静谧画面。首句"清风凉露忽成啼"以拟人手法,将秋蝉的鸣叫比作清风中的露珠忽然哭泣,形象生动。"林远烟深望欲迷"则写出树林深处,烟雾缭绕,令人视线迷离,增添了神秘感。
"黄叶空山秋色里"描绘了满山落叶的秋景,渲染出一种寂寥而宁静的氛围。"断桥古渡夕阳西"进一步点明时间,夕阳西下,断桥和古渡更显历史沧桑,与前文的"望欲迷"相呼应。
"声闻已接犹难见"写蝉声虽近在耳边,但寻找其来源却难以寻觅,暗示了蝉鸣的隐秘和空灵。"地步宁藏不肯低"则表达了蝉的高洁品格,不愿隐藏于尘世,保持其独立的姿态。
最后两句"听汝去年曾醉后,黉宫松畔亦留题"回忆起去年此时,蝉曾在学府松树旁鸣叫,诗人似乎能听见它醉后的歌声,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戴亨的《秋蝉(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大山峨峨气凌众,小山拱揖如宾从。
流泉一派入溪遥,古木千章含雨重。
硕人自爱考槃乐,风光不减元公洞。
盘中苜蓿长阑干,松叶酿成香满瓮。
诗书万卷圣贤心,一生自足供我用。
世间名利等缰锁,岂肯垂头受羁鞚。
不到城中知几年,稚松尚忆移根种。
怜渠世路苦奔驰,得失总成蕉鹿梦。
我生虽久在樊笼,每向江湖羡鳞纵。
明当拂袖赋归来,风月烟霞幸分共。
国风兴淇竹,易繇云介石。
我思千载人,时能践其迹。
武公之德不可忘,周公之辞何孔章。
乃知在意不在画。无盐底须脂粉妆。
马生沈生我湜籍,颇知好古循规则。
椎凿不斲太古心,霜雪宁凋岁寒色。
别来又见秋风凉,相思之情江水长。
为书古道用相勉,愿视竹石同羹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