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四首·其四》
《高阳台四首·其四》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碎玉成烟,零珠搁泪,青衫莫再多情。

目送飞花,那堪鬓已星星。

佳人命薄都肠断,有谁怜、薄福书生。

最凄清、小阁银灯,小院银筝。

中年我亦伤怀抱,尽哀丝豪竹,短驿长亭。

一样工愁,天生名士倾城。

潇潇暮雨疏疏柳,荡秋魂、又惹秋声。

任飘零、孤负香衾,怕负香盟。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四首(其四)》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

开篇“碎玉成烟,零珠搁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破碎的美好如烟消散,如同珍珠般的泪水凝固在眼眶,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悲凉与失落。接着“青衫莫再多情”一句,诗人劝慰自己不要过于深情,因为深情往往伴随着痛苦和离别。

“目送飞花,那堪鬓已星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目送随风飘散的花瓣,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鬓已星星”则直接描绘了岁月在诗人头上留下的痕迹,增加了时间无情的意味。

“佳人命薄都肠断,有谁怜、薄福书生”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佳人的命运如此悲惨,而自己这个“薄福书生”也难以得到同情。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泛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最凄清、小阁银灯,小院银筝”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银灯照亮的小阁楼,银筝在寂静的小院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略带诗意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中年我亦伤怀抱,尽哀丝豪竹,短驿长亭”则是对中年时期情感的深刻描写,哀伤的丝竹声充斥着短途驿站,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力与哀叹。

“一样工愁,天生名士倾城”则是一种自嘲与无奈的表达,诗人承认自己多愁善感,是天生的名士,却无法改变命运,只能让城中的女子为之倾倒。

最后,“潇潇暮雨疏疏柳,荡秋魂、又惹秋声”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柳叶稀疏的画面,秋风吹过,似乎触动了诗人心中的哀愁,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任飘零、孤负香衾,怕负香盟”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即使生活漂泊不定,也不愿辜负曾经的承诺和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凤孤飞.立秋日思家感赋

记得去年时候,雁侣联芳翰。此际新秋恨满。

早瘦了、吟腰半。隔树蝉声疏欲断。

难忘处、那回别怨。梧院凉生帘不卷。任流光偷换。

(0)

菩萨蛮.和老母赠别

樽前香焰消红烛。可怜今夜伤心曲。衫袖泪痕红。

离歌凄晚风。匆匆苦岁月。相聚还相别。

肠断月明时。后期难自知。

(0)

蝶恋花.示儿辈

子孝臣忠须自晓。奋志攻书,不读如何了。

白发高堂年已老。诸凡岂可仍草草。

自古英雄原让少。难再光阴,知道不知道。

万里关山家路杳。青春渐长还非小。

(0)

中秋

一样团圞月,今宵觉倍明。

登楼怀谢朓,泛渚忆袁宏。

镜喜菱花澈,轮看桂子盈。

家家当此际,瓜果满筵呈。

(0)

东林死节

明季东林党,门户气太重。

亦有附托者,邪正杂然共。

一朝瑕衅成,每被人讥讽。

究之诸名贤,风骨自殊众。

委鬼煽虐时,秕政昌言讼。

王师下江南,气节争磨砻。

留发不留头,誓死声交閧。

碧血飞一门,白骨埋一瓮。

或则缁衣终,或则狂歌纵。

东南诸遗老,膺滂相伯仲。

疾风知劲草,根本有人种。

从此叹东林,讲学非无用。

(0)

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其十七

性癖耽奇每重寻,烦君缄寄喜难任。

三条蔑束筲箕肚,万卷书藏椰子心。

意蕊乍将枯木放,眼花偏落纸灯阴。

白蟫参遍无生诀,公案拈来谢赏音。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