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恪慕晦者,晦名在烟霞。
知是素心人,宜住洞西家。
君恪慕晦者,晦名在烟霞。
知是素心人,宜住洞西家。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赠给名叫邓生君恪的朋友的第二首诗。诗人赞扬邓君恪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称他为"晦者",暗示他有超脱世俗的品质。"晦名在烟霞"进一步描绘了邓君恪隐居山林,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诗人认为邓君恪本性纯洁,适合居住在如世外桃源般的洞西家中。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邓君恪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高尚情操的赞赏。
重华不可见,曾参久为尘。
孝道遂零落,为子吟孤云。
孤云泊南山,山下藏二亲。
孤云自朝夕,坟草几冬春。
悠悠我之思,孤云浩无垠。
注视讵能揽,倾耳那得闻。
音容劳梦想,涕泪濡衣巾。
作亭坟之隅,奚止簠簋陈。
扬名与行道,勉勉期终身。
采彼孤云篇,为子书诸绅。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
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
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
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
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
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
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
鹢首弄倒景,峨眉缀明珠。
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
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
鸡栖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
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
荣盛当作乐,无令后贤吁。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
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
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
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
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
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
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
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