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衰时去两相遭,犹有君恩在赐袍。
谁道秋风能再热,却教纨扇不辞劳。
色衰时去两相遭,犹有君恩在赐袍。
谁道秋风能再热,却教纨扇不辞劳。
这首诗描绘了深宫中女子命运的变迁与内心的感慨。首句“色衰时去两相遭”,形象地展现了女子随着年华老去,不仅容颜不再,连同她曾经拥有的宠爱也一同消失,反映了古代女性地位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接着,“犹有君恩在赐袍”一句,虽然表面上看似女子还得到了皇帝的恩赐,但实则暗含讽刺,因为这恩赐并不能挽回她失去的宠爱和尊严,反而更突显出宫廷生活的虚伪和冷酷。
“谁道秋风能再热,却教纨扇不辞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秋风的凉爽与纨扇的辛劳,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它不能逆转季节的更替,正如女子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纨扇则是女子用来取悦君王的工具,如今却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辛劳,暗示了女子为了维持地位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深宫生活中的无奈与悲哀,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深深感慨。
楚塞天遥,漓江雨冷,烟云湿透征衣。
指数峰残雪,候雁先归。
堪叹生生死死,今生事、莫遣心违。
家山里,一枝栖稳,碧草春肥。依依。
旧家枝叶,梦不到岘山,风雪霏微。
念镜中霜鬓,人老渔矶。
指点棠梨春雨,犹应化、白蝶双飞。
孤飞也,寒烟幂䍥,镫火荆扉。
我居双髻峰,峰云尝相护。
云里忽逢君,不畏潭龙妒。
荏苒十八年,梦巾时一遇。
今昔非有殊,须发徒苍素。
譬如云隙月,随处时偶露。
不知东升乌,何有西沈兔。
明明双眼孔,谁者为新故。
薪易火居然,千秋为旦暮。
同君宿郊庵,四目还相注。
回看双髻云,南飞绕湘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