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荒荒落日低,愁云深锁比干祠。
宁将血溅商家土,忍见头悬太白旗。
麦秀春郊麋鹿走,花残夜月杜鹃悲。
古来忠直多磨灭,千载令人泪满颐。
牧野荒荒落日低,愁云深锁比干祠。
宁将血溅商家土,忍见头悬太白旗。
麦秀春郊麋鹿走,花残夜月杜鹃悲。
古来忠直多磨灭,千载令人泪满颐。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经牧野吊比干墓》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沉痛的画面。首句“牧野荒荒落日低”以荒芜的牧野和低垂的落日渲染出一种苍茫与寂寥的氛围,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比干墓地的孤寂。次句“愁云深锁比干祠”通过深锁的愁云,表达了对忠臣比干遭遇的哀悼和不平。
第三、四句“宁将血溅商家土,忍见头悬太白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比干宁愿用自己的鲜血染红大地,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头颅被悬挂敌人的旗帜,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背叛者的愤慨。第五、六句“麦秀春郊麋鹿走,花残夜月杜鹃悲”,借春天的麦田和夜晚的杜鹃鸟,寓言了比干墓地的荒凉和哀伤,自然景物也带上了浓郁的人文情感。
最后两句“古来忠直多磨灭,千载令人泪满颐”是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忠直之士往往命运多舛,他们的事迹历经千年仍让人感怀涕零。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和对世事无常的悲叹。
平湖寒不风,曙光隐微月。
自起开柴扉,霜篱犬争出。
昨宵闻夜渔,灯火倏明灭。
惊尔花底眠,狺狺任呵斥。
日出辨鸟声,又入东邻壁。
心知一饭难,甘充两家役。
跳浪非不豪,帖耳听悚息。
老至惜物情,生事同悽恻。
君看麋鹿性,忍受嗟来食。
同是寄公孰主客,九九翁参重九席。
四秋縻此习兹园,槐柳变黄芦戴白。
健者登坡恣吟眺,吾衰后至但饮食。
锦囊蛮榼各自携,俊味迭尝杂南北。
明年今日定何许,凉月留人乐既夕。
周侯恋山期不来,郑老东游倘相忆。
平生喜远游,一蛰乃两纪。
危楼当疾风,睡足已暮晷。
中思浮海去,裹糗事耘耔。
术疏卒不就,无计蜕尘滓。
昨来绕阿地,足趼累千里。
冬燠衰正宜,不独花果美。
居夷亦何陋,便可弃妻子。
重孤父老望,乡政待经始。
殷勤谢学僮,悃款语司市。
幸留未尽缘,海天比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