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兰小谱,向东风细读。愿把黄金铸华屋。
正霓裳舞罢,星驾归来,帘卷处、碧晕湘波十幅。
王孙游倦矣,芳草天涯,乐府翻成望湘曲。
璧月乍当筵,翠袖珠冠,还惊认、芳姿苕玉。
待一角红楼上灯时,又修到三生,眼缘眉福。
燕兰小谱,向东风细读。愿把黄金铸华屋。
正霓裳舞罢,星驾归来,帘卷处、碧晕湘波十幅。
王孙游倦矣,芳草天涯,乐府翻成望湘曲。
璧月乍当筵,翠袖珠冠,还惊认、芳姿苕玉。
待一角红楼上灯时,又修到三生,眼缘眉福。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他以丰台花谱中王眉子的词为灵感,采用原韵并依调创作。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的画卷,通过对东风、黄金、华屋、霓裳、星驾、湘波等意象的运用,展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氛围。词人借王孙游倦、芳草天涯的意象,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对远方人的思念,将乐府化为望湘曲,寓意深远。
“璧月乍当筵”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宴席上,而“翠袖珠冠”则形象地刻画出女子的美丽装扮,让人仿佛能看见她的芳姿如苕玉般清雅。最后,“红楼上灯时”与“三生”、“眼缘眉福”相呼应,暗示着缘分与期待,给人留下悠长的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华丽,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古典诗词的深厚理解。
旧德无路报,衰年又增多。
平生感激心,恐惧成蹉跎。
幽幽黄钟原,总角便经过。
一饭倚从母,徘徊类媕婀。
学书随群童,欢叫抵雁鹅。
相逞知字画,勇于渴寻河。
羞耻道赵壹,矜誇有甘罗。
岂云幼慇勤,乃取晚坎轲。
荏苒三十载,万千穷祟魔。
旧游不得寻,听问徒悲歌。
秋霜压芳兰,岂复异径莎。
愿见故根畹,邈如隔岷峨。
老穷怯脂韦,趣尚近笠蓑。
此恨长不没,安能辨蒿峨。
武皇肆荒惑,公卿噤忠龈。
先生有直舌,谈笑开吾君。
董偃不敢怨,寿王谁与伸。
堂堂补衮心,不厌犯怒频。
岂不顾仕养,崇卑位泥云。
耻同高论儒,瑟缩忧烹焚。
贤人事昏主,献替视所因。
不尔朝野间,谁非爱其身。
彼哉下世士,所见异吾闻。
丑谬无不为,乃思谤遗尘。
国风歌善戏,孔圣许狂人。
何嫌班孟坚,区区记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