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论生平,可以媲美湘乡,讵意易名同恪靖;
将来食报,若不配享太庙,合当从祀继睢州。
综论生平,可以媲美湘乡,讵意易名同恪靖;
将来食报,若不配享太庙,合当从祀继睢州。
此挽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见长。上联“综论生平,可以媲美湘乡,讵意易名同恪靖”中,“湘乡”指曾国藩,曾是晚清重臣,以其治军严谨、政绩卓著而闻名。“可以媲美湘乡”表达了对逝者张之洞才能与成就的高度肯定,将其与曾国藩相提并论,显示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讵意易名同恪靖”,则是在赞誉张之洞不仅在生前享有盛名,死后其名号亦能与恪靖王(清朝封赐的爵位)相提并论,彰显其功勋卓著。
下联“将来食报,若不配享太庙,合当从祀继睢州”中,“食报”意味着享受朝廷的祭拜和供奉,是中国古代对官员死后的一种极高荣誉。“配享太庙”则是极高的礼遇,仅限于皇帝的直系祖先或特别杰出的功臣。而“从祀继睢州”则表示即便不能配享太庙,也应当在睢州这样的地方受到祭祀,同样是对张之洞功绩的极大认可。整个下联通过“若不”、“合当”的假设与肯定语气,强调了张之洞的贡献与影响,以及后世对其的敬仰与追思。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张之洞的生平功绩,还对其死后应得的荣耀进行了展望,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高评价。
我放歌,君进酒,酒到莫停手。
聊宽锦绣肠,小试谈天口。
一饮三百杯,再饮五六斗。
胸中不平气,散作风雷吼。
此是宜城令尹海静之,曾在玉皇殿前走。
君进酒,听我歌,等閒莫负金叵罗。
閒日少,忙日多,古来豪杰俱消磨。
百岁光阴一掷梭,人生不饮将如何。
好山万仞高插空,群峰并列青芙蓉。
大峰突兀如盘龙,小峰箕踞如蹲熊。
峰头杂树乱如草,凌霄独立苍苍松。
松南小径通幽谷,谷口翛翛数椽屋。
疏篱影射夕阳红,虚牖光摇流水绿。
山中屋贮山中云,山中云卧山中人。
山中之人爱明月,梦想清光眠不得。
起来行过曲栏干,石上呼童扫残叶。
清风两袖吹欲飞,瓦鼎时烧紫檀屑。
举头窃语问嫦娥,尔好叮咛为侬说。
玄霜舂粉几宵残,霓裳舞破何时彻。
夜寒语罢寂无闻,但见满天秋露白。
露华零落天将晓,转听嫦娥声悄悄。
胸中别有一般情,紫云恒注炉烟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