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赤婴母·其十》
《赤婴母·其十》全文
明 / 邝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学语俄惊上苑珍,紫烟衣绕画梁尘。

千秋羁旅哀词客,一代文章巧弄人。

襞就芙蓉终是怨,啄馀香稻未全贫。

金绳咫尺通灵鹫,归向迦陵问色身。

(0)
鉴赏

这首诗《赤婴母(其十)》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学语俄惊上苑珍”,以“学语”比喻初入文坛的诗人,如同幼鸟初学飞翔,却已惊动了上苑中的珍稀之物,暗示了诗人才华的出众和文采的非凡。接着,“紫烟衣绕画梁尘”描绘出一幅华美而神秘的画面,紫烟缭绕,衣裳飘逸,仿佛诗人置身于仙境之中,其形象高雅脱俗。

“千秋羁旅哀词客,一代文章巧弄人”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词客的哀叹,也赞扬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巧妙与匠心。词客虽历经千秋的羁旅之苦,但他们的文章却能触动人心,留下不朽的篇章。

“襞就芙蓉终是怨,啄馀香稻未全贫”则通过对比芙蓉的美丽与香稻的滋养,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与生活实际的思考。即使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与不满(“终是怨”),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啄馀香稻”)依然能够给予心灵慰藉,使人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与坚韧。

最后,“金绳咫尺通灵鹫,归向迦陵问色身”两句,以“金绳”象征通往智慧与真理的道路,而“灵鹫”则是佛教中的吉祥物,寓意着超脱与智慧。诗人希望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能够达到心灵的升华,如同向迦陵(佛教中的神鸟)询问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解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人物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生活乃至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邝露
朝代:明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猜你喜欢

山居·其四

山居好,山居好,斸月锄云种瑶草。

泠泠碧涧响寒泉,蔌蔌落花风自扫。

(0)

次韵和酬隐直忆花见寄之作

春工不拣势厚薄,染成庭内花梢红。

反拘簿书似机械,不得醉倒眠绿丛。

君时马首正南走,假有樽酒何由同。

馨香蜂蝶似相让,颜色开落输东风。

公馀徘徊独绕树,空有叹恨不可穷。

君虽不见红紫落,亦有惆怅环胸中。

作诗寄我忆花意,句老与古争彊雄。

其间摸写景如画,烂熳一片春颜容。

乃知诗家有刀尺,裁剪自夺阴阳功。

诵诗酌酒无厌已,韵险强续惭非工。

(0)

赠吴道士

吴山十二棋,一击玄关应。

探人怀中事,如月入清镜。

(0)

放言十首·其三

轻肥马上郎,枯槁林下士。

声名斲自然,势利焚和气。

智人不骇俗,同朝皆用事。

物外有华胥,时时梦中至。

(0)

咏史呈徐仲车

诸葛见益州,释耒答三顾。

川流恨未平,武功原上路。

杜微对诸葛,舆致但求去。

倾心倚经纶,坐上漫书疏。

白鸥渺蒹葭,霜鹘在指呼。

借问诸葛公,如何迎主簿。

(0)

次韵孙子实题少章寄寂斋

虚名误壮夫,今古可笑闵。

尸裹万里归,书载五车稛。

安知衡门下,身与天地准。

秦晁两美士,内行颇修谨。

余欲造之深,抽琴去其轸。

寄寂喧鬨间,此道有汲引。

狱户闻笞榜,市声杂嘲辴。

二生对曲肱,圭玉发石蕴。

大小穷鹏鴳,短长见椿槿。

欲闻寂时声,黄钟在龙笋。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