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王二君来赏牡丹》
《陶王二君来赏牡丹》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同城何苦不同欢,况复春风到牡丹。

香满正宜携酒问,色深番奈近灯看。

綵云红雾晴长拥,澹月微霜夜故寒。

任使群芳妒倾国,古今须让百花冠。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陶王二君来赏牡丹》描绘了两位朋友在春日共赏牡丹的情景。首句“同城何苦不同欢”表达了对相聚的喜悦,暗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接着,“况复春风到牡丹”点出季节和花的主题,春风轻拂,牡丹盛开,景色宜人。

“香满正宜携酒问,色深番奈近灯看”两句,通过香气四溢和深艳的色彩,展现了牡丹的丰姿,饮酒赏花,更显其雅趣。诗人运用“綵云红雾晴长拥”形容牡丹如云霞般绚丽,而“澹月微霜夜故寒”则以月光和霜气衬托出夜晚牡丹的独特韵味。

尾联“任使群芳妒倾国,古今须让百花冠”更是高调赞美牡丹,说即使其他花卉再美,也无法与牡丹的国色天香相比,牡丹被赋予了“倾国”之美誉,堪称百花之冠。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题司马相如琴台

长卿本豪杰,礼法安可处。

手弹南风琴,心调东邻女。

杂身佣保中,初不忌笑侮。

大者固已立,下此皆可补。

三赋争日星,一书起今古。

其馀不自秘,辄为人所取。

何当尽见之,真是文章祖。

凛然千载下,英气犹可睹。

儿曹尔何知,杯酒那可污。

故台已丘墟,胜绝谁敢据。

我来访遗迹,低回不忍去。

诗成欲叫君,云车隔烟雾。

(0)

满江红·其六和卢国华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

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

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

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还自笑,人今老。

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

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

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0)

恭和御制赐太师致仕文彦博五言六韵诗一首

晓日清明霁,华林物色新。

诏颁慈惠宴,恩厚老成人。

衮冕三川客,杯觞四府臣。

献酬同饱德,恺乐尽含醇。

帝惜营丘去,民思尹氏均。

宸章一褒贲,道不愧如仁。

(0)

雪诗八首·其三

半夜欺陵范叔袍,更兼风力助威豪。

地炉火暖犹无奈,怪得山林酒价高。

(0)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十一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0)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四

诗人雕刻闲草木,搜抉肝肾神应哭。

不如默诵千万首,左抽右取谈笑足。

夜吟石鼎声悲秋,可怜好事刘与侯。

何当一醉百不问,我欲眠矣君归休。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