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诗八首·其三》
《雪诗八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半夜欺陵范叔袍,更兼风力助威豪。

地炉火暖犹无奈,怪得山林酒价高。

(0)
注释
半夜:深夜。
欺陵:欺负。
范叔袍:范叔的衣服(可能指代某人的袍子)。
风力:风势。
助威豪:助长气势。
地炉:地上的火炉。
犹:仍然。
无奈:无法抵挡。
怪得:难怪。
山林酒价:山林间的酒价。
高:高昂。
翻译
半夜时分,有人欺负范叔穿着的袍子,风势也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连地炉里的火也无法抵挡这股寒意,难怪山林间的酒价格会如此高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体现了诗人在严寒的冬夜里对生活困顿的感慨。通过诗句,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现实环境的深刻洞察。

“半夜欺陵范叔袍”一句,描绘出诗人在凌晨时分,穿着厚重的棉袍以对抗严寒的情景。这里的“欺陵”指的是欺骗、掩盖,“范叔”是古代著名的温暖之物——皮袍的主人,这里借用来形容诗人所穿的棉袍。整句表达了冬日夜晚的寒冷,连最为保暖的衣物都不能完全抵御严寒。

“更兼风力助威豪”则进一步加重了寒冷的氛围。“更兼”意味着除了寒冷之外,“风力”指的是狂风,助长了夜晚的阴森和恐怖。这里的“威豪”形容风势猛烈,如同勇士般地在空中驰骋。

接下来的“地炉火暖犹无奈”一句,描绘出即便是使用火炉取暖,也难以抵御严寒带来的痛苦。“地炉”是一种在地面上燃烧的取暖设施,“火暖”本应能够提供温暖,却被“犹无奈”修饰,表明即使有了这些取暖措施,对抗严寒依旧感到无能为力。

最后,“怪得山林酒价高”则是诗人对于生活困顿的一种感慨。诗中提到“山林”,通常指的是偏远的自然环境,而在这偏远之地,连酒水都变得珍贵起来,价格昂贵。这不仅反映了物资供应的紧缺,也折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难以企及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寒冷夜晚、取暖无效以及酒价高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严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挣扎与哀怨,同时也体现了苏轼特有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松竹·其二

老干新稍翠叶齐,龙光传派自曹溪。

清风十八滩头景,却忆坡仙旧品题。

(0)

秋林书屋为沈武功作

枫叶霜前丹,桂叶霜后青。

西风扫残暑,金粟浮香馨。

嗟哉隐侯孙,茅茨搆林坰。

身踰始仕年,有志穷遗经。

日夕诵读间,吾伊声可听。

自言吾何人,而敢求安宁。

古贤虽在贫,映雪仍囊萤。

方今圣明时,夔龙登大廷。

长策拟陈献,高步凌苍冥。

愿为卿相月,勿作处士星。

(0)

渡浙江

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

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

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

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

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己劳。

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

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

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

(0)

题八骏啚

弄影轻翻碧玉蹄,香尘辇道骋骄嘶。

想应仙仗看呈罢,卸却金鞍出御堤。

(0)

过沛县登歌风台口号一绝戏之十四年

少年曾诵大风歌,此日登临感慨多。

千载英雄何处去,空馀碑石对寒波。

(0)

送吴仪巡检弟回

官河杨柳半青青,话别离亭思不胜。

行舟独载春归去,忍向沙头看鹡鸰。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