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六十三》
《诗并序·其六十三》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悲喜相缠绕,不许暂踟蹰。

东家比葬地,西家看产图。

生者歌满路,死者哭盈衢。

循环何太急,槌凿相催驱。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名为《诗并序》之六十三。诗中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轮回,悲喜交织,生死交替的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人间的生离死别,以及生命的流转不息。

“悲喜相缠绕,不许暂踟蹰。” 开篇即点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如同两股力量相互交织,不容人稍作停留。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难以避免,必须面对。

“东家比葬地,西家看产图。” 这两句通过对比东家和西家的不同场景,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东家可能正在为逝去的亲人准备葬礼,而西家则在规划未来的产业。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生命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以及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生活的不同追求。

“生者歌满路,死者哭盈衢。” 生者在道路上欢歌,而死者则在街道上被哀悼。这两句诗描绘了生与死之间的鲜明对照,生者庆祝生命的存在,而死者则被怀念和哀悼。这不仅是对生命的赞美,也是对死亡的尊重。

“循环何太急,槌凿相催驱。”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流转速度的感慨。生命如同循环往复的轮盘,快速而不可逆转。这里的“槌凿”比喻生命的推动者,暗示着生命的进程是不由自主的,充满了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悲欢离合。它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王梵志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玲珑四犯.调粉饵饲金鱼

妾处多言,郎前传语,金笼怪伊饶舌。

减些鹦鹉料,施与文鱼食。粉香贮来银钵。

一星星、漫投银鲫。

倚槛吟沉,临波目注,细看他嘘沫。盆池内玲珑石。

料鱼应乐此,曲房幽室。更因亲饲惯,佩响都争集。

戏投偌大双红豆,间哄着、寸鳞空齧。但听得。

鹦哥正、骂侬心劣。

(0)

三姝媚.旅梦

花宫清磬杳。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

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

解带将眠,刚月色、瞳眬来到。

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

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

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

旅泊频年,和梦也、分明知道。

莫是相逢无几,依然去了。

(0)

阮郎归.春晓

灵扉谁焉捲仙旌。霞光透月棂。几回欲去又消停。

朝寒不自胜。明镜启,晓篝轻。宫香分外清。

依微花气满云屏。春禽无数声。

(0)

浣溪沙.客中小寒食作

客里佳辰祇自怜。白榆初改汉宫烟。

覆堤柳色正三眠。

芳树乍闻花气息,小楼几见月团圆。

教人无奈暮春天。

(0)

点绛唇.夏日闺情

小院无人,罗窗玉枕清如水。鬓横钗坠。

汗透酥胸腻。疏雨凄风,翠竹琅玕碎。俄惊起。

定晴斜睨。寂寂帘垂地。

(0)

满江红.六皆重过敝邑,水阻兼旬,游醮极欢,于其行也,赋此送之·其二

别思匆匆,惜无计、得留君住。

念此去、寒汀野渚,冰坚可渡。

几个归人残雪岸,一肩行李斜阳路。

较春初、一倍泪痕多,如铅注。离别恨,都休诉。

问后会,知何处。叹人生聚散,飘蓬落絮。

风雨莫教魂梦隔,音书肯使鳞鸿误。

更为余、传语到高堂,思尤苦。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