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相缠绕,不许暂踟蹰。
东家比葬地,西家看产图。
生者歌满路,死者哭盈衢。
循环何太急,槌凿相催驱。
悲喜相缠绕,不许暂踟蹰。
东家比葬地,西家看产图。
生者歌满路,死者哭盈衢。
循环何太急,槌凿相催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名为《诗并序》之六十三。诗中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轮回,悲喜交织,生死交替的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人间的生离死别,以及生命的流转不息。
“悲喜相缠绕,不许暂踟蹰。” 开篇即点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如同两股力量相互交织,不容人稍作停留。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难以避免,必须面对。
“东家比葬地,西家看产图。” 这两句通过对比东家和西家的不同场景,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东家可能正在为逝去的亲人准备葬礼,而西家则在规划未来的产业。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生命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以及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生活的不同追求。
“生者歌满路,死者哭盈衢。” 生者在道路上欢歌,而死者则在街道上被哀悼。这两句诗描绘了生与死之间的鲜明对照,生者庆祝生命的存在,而死者则被怀念和哀悼。这不仅是对生命的赞美,也是对死亡的尊重。
“循环何太急,槌凿相催驱。”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流转速度的感慨。生命如同循环往复的轮盘,快速而不可逆转。这里的“槌凿”比喻生命的推动者,暗示着生命的进程是不由自主的,充满了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悲欢离合。它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王梵志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妾处多言,郎前传语,金笼怪伊饶舌。
减些鹦鹉料,施与文鱼食。粉香贮来银钵。
一星星、漫投银鲫。
倚槛吟沉,临波目注,细看他嘘沫。盆池内玲珑石。
料鱼应乐此,曲房幽室。更因亲饲惯,佩响都争集。
戏投偌大双红豆,间哄着、寸鳞空齧。但听得。
鹦哥正、骂侬心劣。
花宫清磬杳。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
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
解带将眠,刚月色、瞳眬来到。
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
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
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
旅泊频年,和梦也、分明知道。
莫是相逢无几,依然去了。
别思匆匆,惜无计、得留君住。
念此去、寒汀野渚,冰坚可渡。
几个归人残雪岸,一肩行李斜阳路。
较春初、一倍泪痕多,如铅注。离别恨,都休诉。
问后会,知何处。叹人生聚散,飘蓬落絮。
风雨莫教魂梦隔,音书肯使鳞鸿误。
更为余、传语到高堂,思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