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西去又生西,依旧秋光银汉低。
待满轮规争数日,拟抟镜影乏长梯。
山高月小情真到,树直烟横望欲迷。
试想嫦娥经浩劫,几回循转可容稽。
中秋西去又生西,依旧秋光银汉低。
待满轮规争数日,拟抟镜影乏长梯。
山高月小情真到,树直烟横望欲迷。
试想嫦娥经浩劫,几回循转可容稽。
这首《新月》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后月亮西移,秋光低垂的景象。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亮从满月逐渐变为新月的过程,以及月相变化对自然景色和人心理态的影响。
首句“中秋西去又生西”,以“中秋”为背景,描述了月亮从东方升起,然后在西方落下,再从西方升起的情景,体现了月亮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接着,“依旧秋光银汉低”一句,通过“秋光”与“银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秋夜氛围,仿佛银河低垂于大地之上,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待满轮规争数日,拟抟镜影乏长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亮从满月到新月的变化过程。满月时,人们争相数日,期待着这一圆满时刻的到来;而当月亮逐渐变缺,想要再次观察其镜影时,却因缺乏登高望远的阶梯而感到遗憾。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月亮形态的变化,也暗含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的情感体验。
“山高月小情真到,树直烟横望欲迷”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通过“山高月小”、“树直烟横”的描绘,展现了月光下山川树木的静美与朦胧,同时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情感的投射。“情真到”三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真挚情感。
最后一句“试想嫦娥经浩劫,几回循转可容稽”以神话传说中的嫦娥为引子,想象她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轮回,表达了对宇宙浩瀚与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香城高处住,瀑布挂檐间。
莫雨滕王阁,白云秦望山。
到家如客寄,直语对人悭。
却忆来时路,松门夜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