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人物何相远,代往年徂迹故真。
君试作图传异日,焉知不是辋川人。
古今人物何相远,代往年徂迹故真。
君试作图传异日,焉知不是辋川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名为《倩陈石亭作小园景三首(其三)》。在诗中,孙承恩以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探讨了时间流转与人生价值的主题。
“古今人物何相远,代往年徂迹故真。” 开篇两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古今人物命运差异的感慨。时间的流逝如同流水,带走了历史的痕迹,也改变了世人的命运。这里的“徂”字,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与变迁的必然性。“代往年徂迹故真”,则强调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不可逆转性,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生命的意义。
“君试作图传异日,焉知不是辋川人。” 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果有人尝试将眼前的景象绘成图画,保存下来,那么未来的某一天,这幅画中的人物是否还能被认出是“辋川人”呢?这里,“辋川”是一个地名,也是王维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生活状态。通过这个问题,诗人引导读者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被记录与传承,以及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位置与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记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
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绾。
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缱绻。
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剪。
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携手遍。情眷恋。
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
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
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
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
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
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
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
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
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